<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六的成語 (511個)

    41

    三姑

    成語拼音:
    sān gū liù pó
    成語解釋:
    泛指不同職業的婦女;亦指從事不正當職業的婦女。
    成語出處:
    明 陶宗儀《輟耕錄 三姑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也。”
    42

    三街

    成語拼音:
    sān jiē liù shì
    成語解釋:
    同“三街兩市”。
    成語出處:
    《蕩寇志》第七十五回:“雖有三街市,出門便被紗兜兒廝蒙著臉,真是討厭。”
    43

    三親

    成語拼音:
    sān qīn liù gù
    成語解釋:
    親戚故舊的總稱。
    成語出處:
    梁斌《播火記》:“誰家沒個三親故,誰家沒個青黃不接的時候?”
    44

    三親

    成語拼音:
    sān qīn liù juàn
    成語解釋:
    三親:父母、兄弟、夫婦;眷:家屬、親戚。泛指眾親戚。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魯齋郎》第一折:“那里管三親眷盡埋冤。”
    45

    三十策,走是上計

    成語拼音:
    sān shí liù cè,zǒu shì shàng jì
    成語解釋:
    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了事
    成語出處:
    《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46

    三十策,走為上策

    成語拼音:
    sān shí liù cè,zǒu wéi shàng cè
    成語解釋:
    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成語出處:
    《南齊書 王敬則傳》:“檀公三十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47

    三十計,走為上計

    成語拼音:
    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jì
    成語解釋: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成語出處:
    《南齊書 王敬則傳》:“檀公三十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48

    三十著,走為上著

    成語拼音:
    sān shí liù zhāo,zǒu wéi shàng zhāo
    成語解釋:
    著:下棋落子,比喻計策或手段。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了事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娘道:‘我兒,三十著,走為上著,只恐沒處走。’”
    49

    三頭

    成語拼音:
    sān tóu liù bì
    成語解釋:
    原指佛的法相有三個頭;條臂。后比喻人本領高超;神通廣大。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普昭禪師》:“三頭臂擎天地,憤怒那吒撲帝鐘。”
    50

    三推

    成語拼音:
    sān tuī liù wèn
    成語解釋:
    推:推究;問:審問。舊時指反復審訓。
    成語出處: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折:“有他娘子將小人告到官中,三推問,吊拷繃扒,打的小人受不過,只得屈招了。”
    51

    五親

    成語拼音:
    wǔ qīn liù juàn
    成語解釋:
    指各種關系的親眷。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他的五親眷,家理師徒,磕頭擺把的,布滿全屯。”
    52

    一推二五

    成語拼音:
    yī tuī liù èr wǔ
    成語解釋:
    原是珠算斤兩法口訣。比喻推卸干凈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127章:“你想一推二五地混過關去,辦不到!”
    53

    一退二五

    成語拼音:
    yī tuī liù èr wǔ
    成語解釋:
    原是珠算斤兩法口訣。比喻推卸干凈。
    成語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陳家的老的、小的,只是個一退二五,說他們做買賣的人素來不結交官府,推得干干凈凈!”
    54

    陽九

    成語拼音:
    bǎi liù yáng jiǔ
    成語解釋:
    :古代認為4617歲為1元,初入元106歲;陽九:106歲中有災歲9。指災難年份或厄運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律歷志上》:“《易》九厄曰:初入元,百陽九。”
    55

    法不傳

    成語拼音:
    fǎ bù chuán liù ěr
    成語解釋:
    指極端秘密,不能讓第三者知道。
    成語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這話可法不傳耳。”
    56

    街三市

    成語拼音:
    liù jiē sān shì
    成語解釋:
    街:唐代長安城中的條大街;市:集市。泛指大街小巷
    成語出處: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一卷:“街三市通車馬,風流人物類京華。”
    57

    親無靠

    成語拼音:
    liù qīn wú kào
    成語解釋:
    形容很孤獨,沒有親屬可依靠。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21回:“我家現在親無靠,故鄉舉目無親,除叔叔外,別無可托之人。”
    58

    通四辟

    成語拼音:
    liù tōng sì pì
    成語解釋:
    謂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時。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道》:“明于天,通于圣,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
    59

    駢四儷

    成語拼音:
    pián sì lì liù
    成語解釋:
    駢體文每句四字、字排比對偶。
    成語出處:
    唐 柳宗元《乞巧文》:“駢四儷,錦心繡口。”
    60

    人五人

    成語拼音:
    rén wǔ rén liù
    成語解釋:
    裝模作樣,假正經。
    成語出處:
    王朔《枉然不供》:“別看那小子裝得五講四美、人五人的樣兒,其實一肚子男盜女娼,背著人嘴臟著呢。”
    * 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