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的成語 (511個)
-
321
披云霧睹青天
- 成語拼音:
- pī yún wù dǔ qīng tiān
- 成語解釋:
- 披:劈開。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鏡也。見之披云霧睹青天。’”
-
322
強不知以為知
- 成語拼音:
- qiǎng bù zhī yǐ wéi zhī
- 成語解釋:
- 不懂裝懂。
- 成語出處:
- 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一卷:“都管強不知以為知,逐葉翻翻,一直翻到后面去。”
-
323
求爹爹告奶奶
- 成語拼音:
- qiú diē diē gào nǎi nǎi
- 成語解釋:
- 比喻到處求人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渾身是鐵,打得多少釘兒?替你添羞臉,到處求爹爹告奶奶。”
-
324
千叮嚀,萬囑咐
- 成語拼音:
- qiān dīng níng,wàn zhǔ fù
- 成語解釋:
- 叮;叮嚀;囑:囑咐。再三再四地囑咐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2回:“寶二夜今兒千叮嚀,萬囑咐的,什么花姑娘草姑娘的,我們自然有道理!”
-
325
求大同,存小異
- 成語拼音:
- qiú dà tóng,cún xiǎo yì
- 成語解釋:
- 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對某些小的、次要的問題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見。
- 成語出處:
-
326
清官難斷家事
- 成語拼音:
- 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shì
- 成語解釋:
- 清官:公正清廉的官吏。指家庭內部糾紛情況復雜,外人沒法斷定誰是誰非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難斷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
327
橋歸橋,路歸路
- 成語拼音:
- qiáo guī qiáo,lù guī lù
- 成語解釋:
- 比喻互不相干的事應該嚴格區分開來。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借款是另外一回事,通裕墊米又是一回事,橋歸橋,路歸路。”
-
328
請將不如激將
- 成語拼音:
- qǐng jiàng bù rú jī jiàng
- 成語解釋:
- 指用話語刺激別人去干事要比正面請他去干事來得好。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1回:“請將不如激將,等我激他一激。”
-
329
強扭的瓜不甜
- 成語拼音:
- qiáng niǔ de guā bù ti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勉強做成的事不會美滿
- 成語出處: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強扭的瓜不甜,上桿子不是買賣。”
-
330
前怕狼,后怕虎
- 成語拼音:
- qián pà láng,hòu pà 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 成語出處:
- 明 馮惟敏《清江引 風情省悟》曲:“明知煙花路兒上苦,有去路無來路。惡狠狠虎爬心,餓刺刺狼掏肚。俺如今前怕狼后怕虎。”
-
331
前怕龍,后怕虎
- 成語拼音:
- qián pà lóng,hòu pà 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 成語出處:
- 明 馮惟敏《朝天子 感述》:“磊落英雄,清修人物,前怕狼后怕虎。設謀,使毒,只待把忠良妒。”
-
332
期期以為不可
- 成語拼音:
- qī qī yǐ wéi bù kě
- 成語解釋:
- 期期:口吃的樣子。堅決不同意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丞相傳》:“昌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
333
求人不如求己
- 成語拼音:
- qiú rén bù rú qiú jǐ
- 成語解釋:
- 仰求別人,不如自己努力。
- 成語出處:
- 《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諸人不如求之己。”
-
334
清如水,明如鏡
- 成語拼音:
- qīng rú shuǐ,míng rú jì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為官清廉,做事公正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5回:“在河南的時候,不肯賺朝廷一個大錢,不肯見老百姓受一分累,是一個清如水,明如鏡的好官。”
-
335
謙受益,滿招損
- 成語拼音:
- qiān shòu yì,mǎn zhāo sǔn
- 成語解釋:
- 謙:謙遜,虛心;受:得到;益:好處;滿:自滿,驕傲;招:招惹;損:損害。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好處
- 成語出處:
- 明·沈采《千金記·延訪》:“謙受益,滿招損。”
-
336
且聽下回分解
- 成語拼音:
- qiě tīng xià huí fēn jiě
- 成語解釋:
- 分解:敘述。宋元以來章回小說結束語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畢竟史進與三個頭領怎地脫身,且聽下回分解。”
-
337
千聞不如一見
- 成語拼音:
- qiān wén bù rú yī jiàn
- 成語解釋:
- 指聽得再多還不如親見更為可靠。
- 成語出處:
- 《陳書 蕭摩訶傳》:“安都謂摩訶曰:‘卿驍勇有名,千聞不如一見。’”
-
338
巧偽不如拙誠
- 成語拼音:
- qiǎo wěi bù rú zhuō chéng
- 成語解釋:
- 奸巧的虛偽不如笨拙的誠實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說苑·談叢》:“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偽不如拙誠。’”
-
339
前言不答后語
- 成語拼音:
- 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
- 成語解釋:
- 說得話前后連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亂,不能自圓其說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4回:“你們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語?”
-
340
墻有縫,壁有耳
- 成語拼音:
- qiáng yǒu fèng,bì yǒu ěr
- 成語解釋:
- 墻外有人偷聽。指墻外有人偷聽,秘密容易泄漏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你罵他不打緊,墻有縫,壁有耳,恰似你醉了一般。”
* 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