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八字成語 (871個)

    461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成語拼音:
    qiú shēng bù néng,qiú sǐ bù dé
    成語解釋:
    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了。形容處境十分艱難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34回:“屢次要尋自盡,無奈眾人日夜提防,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462

    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成語拼音:
    qiú shēng bù shēng,qiú sǐ bù sǐ
    成語解釋:
    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了。形容處境十分艱難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此間管營、差撥十分害人,只是要詐人錢物。……若是無錢,將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463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成語拼音:
    qián shì bù wàng,hòu shì zhī shī
    成語解釋:
    師:借鑒。不要忘記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后工作的借鑒。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
    464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成語拼音:
    qián wú gǔ rén,hòu wú lái zhě
    成語解釋:
    指空前絕后。亦用作諷刺。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三回:“但今日我們所行之令,并非我要自負,實系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竟可算得千古獨步。”
    465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成語拼音:
    qún xián bì zhì,shào zhǎng xián jí
    成語解釋:
    畢:全。各種賢人、老少聚集在一起
    成語出處: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466

    千形一貌,百喙一聲

    成語拼音:
    qiān xíng yī mào,bǎi huì yī shēng
    成語解釋:
    喙:鳥嘴。形容眾口一辭或文章模式劃一
    成語出處:
    黃人《序》:“引繩墨,立橅型,如村塾之訓蒙,如瑣院之課士,俾千形一貌,百喙一聲。”
    467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成語拼音:
    qǔ zhī bù jìn,yòng zhī bù jié
    成語解釋:
    竭:盡,完。拿不完,用不盡。形容非常豐富。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東坡集 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468

    取之不盡,用之有余

    成語拼音:
    qǔ zhī bù jìn,yòng zhī yǒu yú
    成語解釋:
    拿不完,用不盡。形容非常豐富,源源不斷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4回:“你自己的家財取之不盡,用之有余……卻是因何舍了自己的祖業,去住人家的不吉房廊?”
    469

    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成語拼音:
    qì zhī kě xī,shí zhī wú wèi
    成語解釋:
    指拋棄覺得可惜,但吃起來沒有味道。讓人陷于進退兩難中
    成語出處: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470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成語拼音:
    rén bù wèi jǐ,tiān zhū dì miè
    成語解釋:
    舊時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會為天地所不容。
    成語出處:
    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這種人的腦筋,浸透著剝削階級的思想意識,他相信這樣的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甚至用這一大套剝削階級的話,來為他的自私自利和個人主義辯護。”
    47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成語拼音:
    rì chū ér zuò,rì luò ér xī
    成語解釋:
    作:做工。太陽升起就做工,太陽下山就休息。泛指簡樸單純的生活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2章:“如果你從小就在這個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現在就會和眾鄉親抱同一理想。”
    472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成語拼音:
    rì chū ér zuò,rì rù ér xī
    成語解釋:
    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單純簡樸的生活。
    成語出處:
    《莊子 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473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成語拼音:
    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成語解釋: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474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成語拼音:
    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
    成語解釋:
    舊時指一般人犯錯誤是難免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475

    日計不足,歲計有余

    成語拼音:
    rì jì bù zú,suì jì yǒu yú
    成語解釋:
    每天算下來沒有多少,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比喻積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獲。
    成語出處:
    《淮南子·真訓》:“其道可以大美興,而難以算計舉也。是故日計之不足,而歲計之有余。”
    476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成語拼音:
    ràng lǐ yī cùn,dé lǐ yī chǐ
    成語解釋:
    比喻以禮相讓,事雖微而獲益必大。
    成語出處:
    語出《太平御覽》卷四二四引三國魏曹操《禮讓令》:“里諺曰:‘讓禮一寸,得禮一尺。’斯合經之要矣。”
    47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成語拼音:
    rú qiē rú cuō,rú zhuó rú mó
    成語解釋:
    切、磋、琢、磨是指把骨頭、象牙、玉石、石頭等加工成器物。比喻學習和研究問題時互相討論,取長補短
    成語出處:
    《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478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成語拼音:
    rú rén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成語解釋: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袁州蒙山道明禪師》:“某甲雖在黃梅隨眾,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師也。”
    479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成語拼音:
    rén shēng yī shì,cǎo shēng yī qiū
    成語解釋:
    人活一生,草只有一個秋天。形容生命短暫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們只管打魚營生,學得他們過一日也好!”
    480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成語拼音:
    rén tóng cǐ xīn,xīn tóng cǐ lǐ
    成語解釋:
    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會相同。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只是她也是個女孩兒。俗語說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八字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