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的成語 (84個)
-
61
雙管齊下
- 成語拼音:
- shuāng guǎn qí xià
- 成語解釋:
- 管:筆;齊:同時。雙手執筆同時作畫。比喻為達到某個目的同時采取兩種措施或同時做兩件事情。
- 成語出處:
- 宋 郭若虛《圖畫見聞志 故事拾遺》:“唐張璪員外畫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畫松特出意象,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干,勢凌風雨,氣傲煙霞。”
-
62
收回成命
- 成語拼音:
- shōu huí chéng mìng
- 成語解釋:
- 取消已公布的命令或決定。
- 成語出處:
- 宋 鄭興裔《辭知廬州表》:“恭望皇帝陛下察臣之誠,鑒臣之拙,收回成命。”
-
63
殺馬毀車
- 成語拼音:
- shā mǎ huǐ chē
- 成語解釋:
- 《后漢書 周燮傳》:“捍馮良呴年三十,為尉從佐。奉檄迎督郵,即路慨然,恥在廝役,因壞車殺馬,毀裂衣冠,乃遁至犍為,從杜撫學。”后以“殺馬毀車”喻棄官歸隱。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周燮傳》:“[馮良]年三十,為尉從佐。奉檄迎督郵,即路慨然,恥在廝役,因壞車殺馬,毀裂衣冠,乃遁至犍為,從杜撫學。”
-
64
順藤摸瓜
- 成語拼音:
- shùn téng mō guā
- 成語解釋:
- 摸:尋找。順著瓜藤去摸瓜。比喻按照某個線索查究事情。
- 成語出處:
- 《人民日報》1982.6.30:“由此順藤摸瓜,很快破獲了這起盜竊案。”
-
65
什襲而藏
- 成語拼音:
- shí xī ér cáng
- 成語解釋:
- 什:形容多;襲:量詞,套,層。將物品層層包裹,珍重地藏好。形容極珍重地收藏物品。
- 成語出處:
- 宋 張守《跋唐千文帖》:“當與夏璜趙璧什襲而藏。”
-
66
死中求生
- 成語拼音:
- sǐ zhōng qi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在極危險的境地中努力掙扎以求生路。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公孫述傳》:“述謂延岑曰:‘事當奈何?’岑曰:‘男兒當死中求生,可坐窮乎?’”
-
67
通權達變
- 成語拼音:
- tōng quán dá biàn
- 成語解釋:
- 通:懂得;權:權宜;達:通曉;懂得。通曉權宜;適應變化。指辦事不死守常規;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只好通權達變,放在手下備用吧。”
-
68
糖衣炮彈
- 成語拼音:
- táng yī pào dàn
- 成語解釋:
- 用糖衣裹著的炮彈。比喻反動派用腐蝕、拉攏、誘惑等手段向無產階級進攻或進行顛覆活動。
- 成語出處:
- 陳登科《風雷》第一部第49章:“不要中了敵人的糖衣炮彈,被人家拉過去。”
-
69
違利赴名
- 成語拼音:
- wéi lì fù míng
- 成語解釋:
- 舍去利欲而求取名聲。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答佞》:“上世列傳,棄宗養身,違利赴名,竹帛所載。”
-
70
望聞問切
- 成語拼音:
- wàng wén wèn qiē
- 成語解釋:
- 中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
- 成語出處:
- 《古今醫統》:“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
-
71
行不由徑
- 成語拼音:
- xíng bù yóu jìng
- 成語解釋:
- 徑:小路,引伸為邪路。從來不走邪路。比喻行動正大光明。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
-
72
先斬后奏
- 成語拼音:
- xiān zhǎn hòu zòu
- 成語解釋:
- 斬:殺頭;奏:臣子向皇帝陳述或請示報告事情。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后再報告帝王。現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后再向上級報告。
- 成語出處:
- 《新五代史 梁臣傳 朱珍》:“珍偏將張仁遇白珍曰:‘軍中有犯令者,請先斬而后白。’”
-
73
尋蹤覓跡
- 成語拼音:
- xún zōng mì jì
- 成語解釋:
- 覓:找;蹤:跡,腳印,指行蹤。到處尋找別人的行蹤。
- 成語出處:
- 元 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張伯騰,恰才遇著的那個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尋蹤覓跡,前來尋他。”
-
74
以此類推
- 成語拼音:
- yǐ cǐ lèi tuī
- 成語解釋:
- 根據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與此類似的其它事物的道理。
- 成語出處:
- 宋·周煇《清波雜志》卷六:“宣和間,宗室圍爐次,索炭,既至,訶斥左右云:‘炭色紅,今黑,非是。’蓋嘗供熟火也。以此類推之,豈識世事艱難!”
-
75
移東補西
- 成語拼音:
- yí dōng bǔ xī
- 成語解釋:
- 用之方面的錢、物彌補那方面的虧空或不足。比喻只求暫時應付,不作長久打算。
- 成語出處:
- 唐·陸贄《論裴延齡奸蠹書》:“移東就西,便為課續。取此適彼,遂號羨余。”
-
76
以弱制強
- 成語拼音:
- yǐ ruò zhì qiáng
- 成語解釋: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成語出處:
-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剛》:“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
-
77
擇地而蹈
- 成語拼音:
- zé dì ér dǎo
- 成語解釋:
- 選擇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謹慎。
- 成語出處:
- 《史記·伯夷列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
-
78
中立不倚
- 成語拼音:
- zhōng lì bù yǐ
- 成語解釋:
- 倚:偏。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 成語出處:
- 《禮記·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
-
79
走馬看花
- 成語拼音:
- zǒu mǎ kàn huā
- 成語解釋:
- 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 成語出處:
-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80
終南捷徑
- 成語拼音:
- zhōng nán jié jìng
- 成語解釋:
- 指達到目的地最便捷的途徑。終南:陜西終南山;捷徑:近路。
- 成語出處:
- 元 盧摯《蟾宮曲 咸陽懷古》:“見終南捷徑休忙,茅宇松窗。”
* 做法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