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人物品質的成語 (1109個)

    221

    目使頤令

    成語拼音:
    mù shǐ yí lìng
    成語解釋:
    用眼睛、用下巴指使。形容自命尊貴,擺大架子。
    成語出處:
    《新唐書 王翰傳》:“家畜聲伎,目使頤令,自視王侯,莫不惡之。”
    222

    命世之才

    成語拼音:
    mìng shì zhī cái
    成語解釋:
    原指順應天命而降世的才。后多指名望才能為世所重的杰出才。亦作“命世之英”、“命世之雄”。
    成語出處:
    漢·李陵《答蘇武書》:“賈誼、亞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
    223

    瞞天過海

    成語拼音:
    mán tiān guò hǎi
    成語解釋:
    瞞住上天;偷渡大海。形容采取謊言和偽裝蒙蔽別以達到目的的欺騙行為。
    成語出處:
    明 阮大鋮《燕子箋 購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瞞天過海無問,今年大比期又臨。”
    224

    埋頭苦干

    成語拼音:
    mái tóu kǔ gàn
    成語解釋:
    埋頭:一直低著頭;苦干:盡心盡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奮、努力。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 中國失掉自信力了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有拼命硬干的。”
    225

    目無下塵

    成語拼音:
    mù wú xià chén
    成語解釋:
    下塵:下風,比喻地位低下的。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態度高傲,看不起地位比自己低下的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那寶釵卻又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深得下之心。”
    226

    目無余子

    成語拼音:
    mù wú yú zǐ
    成語解釋:
    余子:其他的。眼里沒有旁。形容自高自大,目中無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新民說》:“目無余子,而我躬亦不知何存。”
    227

    目指氣使

    成語拼音:
    mù zhǐ qì shǐ
    成語解釋:
    用眼神和氣色示意以指使。形容態度驕橫傲慢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說苑 君道》:“今王將東面目指氣使以求臣,則廝役之材至矣;南面聽朝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則臣之材至矣。”
    228

    目中無

    成語拼音:
    mù zhōng wú rén
    成語解釋:
    眼里沒有別。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
    成語出處:
    《說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無,待我去打這狗頭下來。”
    229

    匹馬單槍

    成語拼音:
    pǐ mǎ dān qiāng
    成語解釋:
    原指打仗時一個上陣。現比喻行動沒有幫助。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元《景德傳燈錄 汝州南院和尚》:“問:‘匹馬單槍來時如何?’師曰:‘待我斫棒。’”
    230

    旁若無

    成語拼音:
    páng ruò wú rén
    成語解釋:
    旁:旁邊;若;好像。身邊好像沒有。形容自視高大;態度傲慢。也形容態度自然、鎮靜自如的樣子。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筑,荊柯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者。”
    231

    群居穴處

    成語拼音:
    qún jū xué chǔ
    成語解釋:
    原始類聚群而居,住于山洞之中。比喻粗野無知,見聞淺陋。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隗囂傳》:“王之將吏,群居穴處之徒,抵掌,欲為不善之計。”
    232

    墻面而立

    成語拼音:
    qiáng miàn ér lì
    成語解釋:
    面對墻壁對立。形容目光短淺。亦作“面墻而立”。
    成語出處:
    《書·周官》:“不學墻面”孔傳:“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論語·陽貨》:“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
    233

    犬馬之勞

    成語拼音:
    quǎn mǎ zhī láo
    成語解釋:
    犬馬:古時臣子對君主常自比為替主子奔走的犬馬;以表示忠誠。比喻心甘情愿受驅使;為效勞。
    成語出處:
    《晉書 段灼傳》:“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馬之勞,思帷蓋之報,發仁惠之詔,廣開養老之制。”
    234

    所難

    成語拼音:
    qiǎng rén suǒ nán
    成語解釋:
    強:勉強。勉強別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百花仙子道:‘那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豈肯顛倒陰陽,強所難。’”
    235

    青蠅點素

    成語拼音:
    qīng yíng diǎn sù
    成語解釋:
    青蠅:蒼蠅,比喻進讒言的;素:白色的生絹。蒼蠅玷污素練。指小用讒言誣害好
    成語出處:
    漢 王充《論衡 累害》:“清受塵,白取垢;青蠅所污,常在練素。”
    236

    趨之若鶩

    成語拼音:
    qū zhī ruò wù
    成語解釋:
    趨:奔赴;舊附快走。鶩:鴨子。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急著趕去。
    成語出處: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鶩呢!”
    237

    心惟危

    成語拼音:
    rén xīn wéi wēi
    成語解釋:
    惟:是;危:險惡。指的嗜欲之心是危險的。
    成語出處:
    《尚書 大禹漠》:“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238

    言可畏

    成語拼音:
    rén yán kě wèi
    成語解釋:
    言:指流言蜚語。的流言蜚語是可怕的。
    成語出處:
    《詩經 鄭風 將仲子》:“之多言,亦可畏也。”
    239

    損公肥私

    成語拼音:
    sǔn gōng féi sī
    成語解釋:
    損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獲利。
    成語出處:
    《新華月報》1979年第1期:“在群眾中,有些損公肥私,無理取鬧。”
    240

    審己度

    成語拼音:
    shěn jǐ dù rén
    成語解釋:
    審:審查。度:估量。先審查自己,再估量別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孟君子審己度,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論文。”
    * 人物品質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