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704個)
-
661
一言抄百總
- 成語拼音:
- yī yán chāo bǎi zǒng
- 成語解釋:
- 抄:包括;百總:全部。一句話包括了全部,再也不改變。指打定了主意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那知他打定了九牛拉不轉的主意,一言抄百總,任是誰說,算是去定了。”
-
662
依樣畫葫蘆
- 成語拼音:
- yī yàng huà hú lú
- 成語解釋: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成語出處:
-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663
銀樣镴槍頭
- 成語拼音:
- yín yàng là qiāng tóu
- 成語解釋:
- 樣子象銀子實際是焊錫做的槍頭。比喻外表很好看,實際上不中用。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你原來‘苗而不秀’,呸,一個銀樣镴槍頭。”
-
664
銀樣蠟槍頭
- 成語拼音:
- yín yàng là qiāng tóu
- 成語解釋:
- 樣子像銀子實際是焊錫做的槍頭。比喻外表很好看,實際上不中用。
- 成語出處:
- 吳晗《神仙會和百家爭鳴》:“反對那種強不知以為知,專業知識貧乏而自封專家、權威的銀樣蠟槍頭。”
-
665
言語妙天下
- 成語拼音:
- yán yǔ miào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形容言語非常精妙。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捐之傳》:“君房下筆,言語妙天下。”
-
666
一言以蔽之
- 成語拼音:
- yī yán yǐ bì zhī
- 成語解釋:
- 蔽:掩覆,引申為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667
淵源有自來
- 成語拼音:
- yuān yuán yǒu zì lái
- 成語解釋:
- 有根據,有來源。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讀宛陵先生詩》詩:“鍛煉無遺力,淵源有自來。”
-
668
啞子吃黃連
- 成語拼音:
-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
- 成語解釋:
- 歇后語。比喻有苦說不出。
- 成語出處:
-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三回:“正是啞子吃黃連,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
669
一字長蛇陣
- 成語拼音:
- yī zì cháng shé zhèn
- 成語解釋:
- 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形容排列成一長條的人或物。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8回:“聽的里面雷聲高舉,四七二十八門,一齊分開,變作一字長蛇之陣,便殺出來。”
-
670
以眥睚殺人
- 成語拼音:
- yǐ zì yá shā rén
- 成語解釋:
- 眥:眼眶;睚:眼邊;睚眥:瞪眼睛發怒,指極小的仇恨。因為小小的事殺了人
- 成語出處:
- 宋·王讜《唐語林·雅量》:“程一日果以眥睚殺人,上大怒,立命斥出。”
-
671
一字值千金
- 成語拼音:
- yī zì zhí qiān jīn
- 成語解釋:
- 一個字價值千金。指字寫得非常好。形容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 成語出處:
- 宋·戴復古《望江南》詞:“結屋三間藏萬卷,揮毫一字值千金。”
-
672
自愛不自貴
- 成語拼音:
- zì ài bù zì guì
- 成語解釋:
- 自愛:指有自愛、自尊之心;自貴:抬高自己。指有自愛之心而不抬高自己
- 成語出處:
- 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經》第72章:“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見也,自愛而不自貴也。”
-
673
治標不治本
- 成語拼音:
- zhì biāo bù zhì běn
- 成語解釋:
- 標:樹枝的末梢,指事物的表面或枝節;本:草木的莖或根,指事物的根本或根源。只從表面上、枝節上加以治理,不從根本上加以解決
- 成語出處:
-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28章:“偉哥這種藥,治標不治本,我勸你還是不試為好。”
-
674
紙包不住火
- 成語拼音:
- zhǐ bāo bù zhù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實是掩蓋不了的
- 成語出處:
- 古華《芙蓉鎮》第二章:“紙包不住火……那筆款子,你收留不得。”
-
675
知恥近乎勇
- 成語拼音:
- zhī chǐ jìn hū yǒng
- 成語解釋:
- 知道羞恥,已經接近了勇敢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
676
嘴大喉嚨小
- 成語拼音:
- zuǐ dà hóu lóng xiǎo
- 成語解釋:
- 吃得進吞不下,比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 成語出處:
-
677
直待雨淋頭
- 成語拼音:
- zhí dài yǔ lín t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能及早罷手或毫無準備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師》:“僧問:‘迢迢一路時如何?’師曰:‘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頭。’”
-
678
終非池中物
- 成語拼音:
- zhōng fēi chí zhōng wù
- 成語解釋:
- 池中物:比喻蟄處一隅、腳無大志的人。比喻總有出頭的一天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
-
679
賊夫人之子
- 成語拼音:
- zéi fū rén zhī zǐ
- 成語解釋:
- 賊:毀壞;夫:這,那。害了人家的兒子。對引導別人犯錯誤者的斥責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
-
680
照葫蘆畫瓢
- 成語拼音:
- zhào hú lu huà piáo
- 成語解釋: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成語出處: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