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五開頭的成語 (567個)

    541

    摸不著

    成語拼音:
    mō bù zháo tóu nǎo
    成語解釋:
    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1回:“襲人一時摸不著腦,也只管站在旁邊呆呆的看著他。”
    542

    十步九回

    成語拼音:
    shí bù jiǔ huí tóu
    成語解釋:
    走十步,回看九次。形容戀戀不舍。比喻猶豫不定
    成語出處:
    元·高明《琵琶記·伯喈夫妻分別》:“他那里,漫凝眸,正是馬行十步九回。”
    543

    蛇無不行

    成語拼音:
    shé wú tóu bù xíng
    成語解釋:
    行:走。比喻一個集體沒有帶的就行動不起來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8回:“蛇無不行,兵無主自亂,大都棄城逃生,各走各路。”
    544

    銀樣镴槍

    成語拼音:
    yín yàng là qiāng tóu
    成語解釋:
    樣子象銀子實際是焊錫做的槍。比喻外表很好看,實際上不中用。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你原來‘苗而不秀’,呸,一個銀樣镴槍。”
    545

    銀樣蠟槍

    成語拼音:
    yín yàng là qiāng tóu
    成語解釋:
    樣子像銀子實際是焊錫做的槍。比喻外表很好看,實際上不中用。
    成語出處:
    吳晗《神仙會和百家爭鳴》:“反對那種強不知以為知,專業知識貧乏而自封專家、權威的銀樣蠟槍。”
    546

    如搗蒜

    成語拼音:
    kē tóu rú dǎo suàn
    成語解釋:
    如同蒜錘搗蒜那么快。形容求饒的狼狽相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0回:“那吳典恩慌的磕如搗蒜。”
    547

    四海皆兄弟

    成語拼音:
    sì hǎi jiē xiōng dì
    成語解釋:
    “四海”指天下,全國。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
    成語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548

    十里無真言

    成語拼音:
    shí lǐ wú zhēn yán
    成語解釋:
    遠處傳來的消息不可輕信
    成語出處:
    黎汝青《葉秋紅》:“十里無真言,總是越傳越玄。”
    549

    三年不窺園

    成語拼音:
    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
    成語解釋:
    窺:偷看。眼睛看不見園中的景色。形容學習、研究專心致志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書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550

    三人成市虎

    成語拼音:
    sān rén chéng shì hǔ
    成語解釋:
    三個人謊報城市里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重復多次,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眾議成林,無翼而飛,三人成市虎,一星能撓椎。”
    551

    三思而后行

    成語拼音:
    sān sī ér hòu xíng
    成語解釋: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后再去做。
    成語出處:
    《南齊書·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552

    一報還一報

    成語拼音:
    yi bào huan yi bào
    成語解釋:
    舊時認為做了怎幺樣的事,就有怎幺樣的報應。也指怎幺對待別人的,也就會得到怎幺樣的回報。
    成語出處: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四折:“做冤仇能做毒,少不的一報還一報。”
    553

    一鼻孔出氣

    成語拼音:
    yī bí kǒng chū qì
    成語解釋:
    同一個鼻孔出氣。比喻立場、觀點、主張完全一致。
    成語出處: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一卷:“似此不必學溫韋,已與溫韋一鼻孔出氣。”
    554

    一錘子買賣

    成語拼音:
    yī chuí zi mǎi mài
    成語解釋:
    只做一次生意。多指價錢貴,貨色次,服務態度不好,顧客不愿再來打交道。
    成語出處:
    老舍《女店員》第二幕:“咱們哪,砂鍋砸蒜,一錘子的買賣,我永遠不再到這兒來!”
    555

    一代風騷主

    成語拼音:
    yī dài fēng sāo zhǔ
    成語解釋:
    風騷:指《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泛指文學。一個時代的文壇領袖
    成語出處:
    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第六卷:“當其為一代風騷主。”
    556

    一棍打一船

    成語拼音:
    yī gùn dǎ yī chuán
    成語解釋:
    指不分好壞,全盤否定
    成語出處: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哥哥的話雖是不錯,但俗語說的,樹大有枯枝,一國之大,自然是有好的有壞的,何必一棍打一船呢?”
    557

    一摑一掌血

    成語拼音:
    yī guó yī zhǎng xuè
    成語解釋:
    摑:用巴掌打。打一掌出現血印。比喻做事有效用,立竿見影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論語》:“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謂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直是恁地。”
    558

    一棍子打死

    成語拼音:
    yī gùn zi dǎ sǐ
    成語解釋: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不許人家發表錯誤的意見,發表了就‘一棍子打死’,這不是解決矛盾的辦法。”
    559

    一碼歸一碼

    成語拼音:
    yī mǎ guī yī mǎ
    成語解釋:
    一件事歸一件事,不能混為一談
    成語出處:
    560

    一物克一物

    成語拼音:
    yī wù kè yī wù
    成語解釋:
    指有一種事物,就會有另一種事物來制服它
    成語出處: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然而趙守翁竟無奈她何,此謂人生萬物,一物克一物。”
    * 五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