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五字成語 (529個)

    321

    四海皆兄弟

    成語拼音:
    sì hǎi jiē xiōng dì
    成語解釋:
    “四海”指天下,全國。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
    成語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322

    身后識方干

    成語拼音:
    shēn hòu shí fāng gān
    成語解釋:
    比喻一個人才,生前無人賞識,死后才被重視。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憐識后識方干。”
    323

    事后諸葛亮

    成語拼音:
    shì hòu zhū gé l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事后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
    成語出處:
    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諸葛亮,決定拉武裝時我就說過,我們不拉出去,郭忠還可以存在,因為引不起小島的注意。”
    324

    歲寒知松柏

    成語拼音:
    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
    成語解釋:
    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成語出處:
    《論語 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5

    事急無君子

    成語拼音:
    shì jí wú jūn zǐ
    成語解釋:
    謂人到緊急關頭,就顧不得講規矩、禮貌了。
    成語出處:
    清 錢彩《說岳全傳》:“邦杰道:‘好一匹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無君子,只得借他來騎騎。’”
    326

    僧來看佛面

    成語拼音:
    sēng lái kàn fó miàn
    成語解釋:
    僧:和尚。和尚來了要看在佛的面子招待他。比喻看有關人士的面子對待來者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這個人是你王公公薦來的,僧來看佛面,不可輕慢于他。”
    327

    十里無真言

    成語拼音:
    shí lǐ wú zhēn yán
    成語解釋:
    遠處傳來的消息不可輕信
    成語出處:
    黎汝青《葉秋紅》:“十里無真言,總是越傳越玄。”
    328

    司馬牛之嘆

    成語拼音:
    sī mǎ niú zhī tàn
    成語解釋:
    比喻對孑然一身、孤立無援的感嘆。
    成語出處:
    《論語 顏淵》:“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329

    舍命陪君子

    成語拼音:
    shě mìng péi jūn zǐ
    成語解釋:
    舍:舍棄;命;生命;陪:陪伴。指不惜一切陪伴與跟隨對方
    成語出處:
    老舍《正紅旗下》:“辦婚喪大事的人往往傾家蕩產,難道親友不應當舍命陪君子么?”
    330

    司馬昭之心

    成語拼音: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成語解釋: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高貴鄉公傳》:“高貴鄉公卒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331

    三年不窺園

    成語拼音:
    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
    成語解釋:
    窺:偷看。眼睛看不見園中的景色。形容學習、研究專心致志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書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332

    十年九不遇

    成語拼音:
    shí nián jiǔ bù yù
    成語解釋:
    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難遇到一次。
    成語出處:
    333

    殺人不見血

    成語拼音:
    shā rén bù jiàn xuè
    成語解釋:
    殺了人不露一點痕跡。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陰險毒辣。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貓兒,平昔不知壞了多少大臣,乃是殺人不見血的劊子手。”
    334

    損人不利己

    成語拼音:
    sǔn rén bù lì jǐ
    成語解釋: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335

    三人成市虎

    成語拼音:
    sān rén chéng shì hǔ
    成語解釋:
    三個人謊報城市里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重復多次,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眾議成林,無翼而飛,三人成市虎,一星能撓椎。”
    336

    山銳則不高

    成語拼音:
    shān ruì zé bù gāo
    成語解釋:
    比喻人太露鋒茫,就成不了大事。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山銳則不高,水徑則不深。”
    337

    三思而后行

    成語拼音:
    sān sī ér hòu xíng
    成語解釋: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后再去做。
    成語出處:
    《南齊書·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338

    世上無難事

    成語拼音: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
    成語解釋:
    天下沒有難事。
    成語出處:
    宋 陳元靚《事林廣記》第九卷:“世上無難事,人心自不堅。”
    339

    時勢造英雄

    成語拼音:
    shí shì zào yīng xióng
    成語解釋:
    時勢:一段時期內的客觀形勢。特定的歷史條件,如社會動蕩,使人的聰明才智顯露出來,并相互作用,使之成為英雄人物。
    成語出處:
    冰心《去國》:“以我這樣的少年,回到少年時代大有作為的中國,正合了‘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那兩句話。”
    340

    十萬八千里

    成語拼音:
    shí wàn bā qiān lǐ
    成語解釋:
    形容相距極遠。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24回:“行者道:‘十萬八千里。十停中還不曾走了一停哩。’”
    * 五字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