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主謂式 (5320個)

    121

    飛蓬隨風

    成語拼音:
    fēi péng suí fēng
    成語解釋:
    枯蓬隨風飛。比喻人沒有見,態度隨著情勢而轉變。
    成語出處:
    《后漢書·明帝紀》:“飛蓬隨風,微子所嘆。”
    122

    福壽齊天

    成語拼音:
    fú shòu qí tiān
    成語解釋:
    福壽與天一樣高。是祝頌之辭。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賀元宵》第三折:“俺從神圣降臨下方,慶賀了元宵,祝延圣福壽齊天也。”
    123

    福無雙至

    成語拼音:
    fú wú shuāng zhì
    成語解釋:
    雙:成雙地;至:到來。幸運的事情不會接連而來。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權謀》:“此所福不重至,禍必重來者也。”
    124

    發硎新試

    成語拼音:
    fā xíng xīn shì
    成語解釋:
    硎:磨刀石。象新磨的刀那樣鋒利。比喻剛參加工作就顯露出出色的才干。
    成語出處:
    《莊子·養生》:“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125

    浮云蔽日

    成語拼音:
    fú yún bì rì
    成語解釋:
    浮云遮住太陽。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后泛指小人當道,社會一片黑暗。
    成語出處:
    《文子 上德》:“日月欲明,浮云蓋之。”
    126

    浮云翳日

    成語拼音:
    fú yún yì rì
    成語解釋:
    浮云:漂浮在空中的云;翳:遮蔽。浮云遮住太陽。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的光明,但時間不會太長
    成語出處:
    漢·孔融詩:“讒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127

    詭變多端

    成語拼音:
    guǐ biàn duō duān
    成語解釋:
    詭變:狡詐多變;端:項目,點。形容壞意很多。
    成語出處:
    宋 蘇轍《論呂惠卿》:“懷張湯之辯詐,兼盧杞之奸兇,詭變多端。”
    128

    寡不勝眾

    成語拼音:
    guǎ bù shèng zhòng
    成語解釋:
    同“寡不敵眾”。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壅塞》:“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世之直士,其寡不勝眾,數也。”
    129

    冠蓋云集

    成語拼音:
    guān gài yún jí
    成語解釋:
    冠:禮帽;蓋:車蓬;冠蓋:借指官吏。形容到會的官吏很多
    成語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到的客人……簡直是古語所冠蓋云集,洋洋大觀。”
    130

    故技重演

    成語拼音:
    gù jì chóng yǎn
    成語解釋: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66.1.7:“所‘停止轟炸’,這不過是約翰遜政府的故技重演。”
    131

    詭計多端

    成語拼音:
    guǐ jì duō duān
    成語解釋:
    詭計:欺詐的計謀;端:事物的另一頭;一方面。狡詐的計謀是多方面的。形容壞意很多。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7回:“緒曰:‘維詭計多端,詐取雍州。’”
    132

    鬼計多端

    成語拼音:
    guǐ jì duō duān
    成語解釋:
    狡詐的計策很多,壞意多。
    成語出處:
    《三俠五義》第四十回:“暗含著惡態,疊暴著環睛,明露著鬼計多端。”鬼,一本作“詭”。
    133

    管見所及

    成語拼音:
    guǎn jiàn suǒ jí
    成語解釋:
    管見:從管子里看東西,指見識淺陋。謙虛的說法,表示自己見識不廣,意見未必正確。
    成語出處:
    《抱樸子 勤求》:“故世間道士知金丹之事者萬無一者。而管見之屬,仙法當具在于紛若之書,及于祭禮拜伏之間而已矣。”
    134

    貴賤無常

    成語拼音:
    guì jiàn wú cháng
    成語解釋:
    人的身份地位并不是永恒不變的。
    成語出處:
    宋·王楙《野客叢書·鹖冠子》:“《前漢·藝文志》有《鹖冠子》一篇,今所行四卷十五篇。如所‘中流失般,一壺千金’、‘貴賤無常,物使之然’皆出于是。”
    135

    故伎重演

    成語拼音:
    gù jì zhòng yǎn
    成語解釋:
    見“故技重演”。
    成語出處:
    艾煊《大江風雷》第二部:“所點驗、整編、發餉者,都不過是老蔣排斥異己,收買、分化的故伎重演而已。”
    136

    冠履倒易

    成語拼音:
    guān lǚ dào yì
    成語解釋: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 楊賜傳》:“亡損溝壑,不見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處。”
    137

    各司其事

    成語拼音:
    gè sī qí shì
    成語解釋:
    司:管,經營。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攤事。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四回:“今日便須派定路數,各司其事。”
    138

    骨瘦如柴

    成語拼音:
    gǔ shòu rú chái
    成語解釋: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成語出處:
    宋 陸佃《埤雅 釋獸》:“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之豺。”
    139

    感同身受

    成語拼音:
    gǎn tóng shēn shòu
    成語解釋:
    感:感激;身:親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親身領受到一樣。
    成語出處:
    《藝風堂友朋書札》:“小方壺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饑,感同身受。”
    140

    各行其志

    成語拼音:
    gè xíng qí zhì
    成語解釋:
    見“各從其志”。
    成語出處:
    《北史·宇文孝伯傳》:“尉遲運懼,私孝伯曰:‘吾徙必不免禍,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為臣為子,知欲何之!且委質事人,本徇名義,諫而不入,將焉逃死?足下若為身計,宜遠之。’于是各行其志。”
    * 主謂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