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主謂式 (5320個)

    521

    伯慮愁眠

    成語拼音:
    bó lǜ chóu mián
    成語解釋:
    伯慮:國名;愁:憂愁。伯慮國民憂慮睡眠。指過慮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7回:“海外都說:‘杞人憂天,伯慮愁眠。’”
    522

    兵臨城下

    成語拼音:
    bīng lín chéng xià
    成語解釋:
    臨:來臨。軍隊已來到城墻下面。比喻遭到圍困。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馬陵道》:“有一日兵臨城下,將至濠邊。”
    523

    鄙吝復萌

    成語拼音:
    bǐ lìn fù méng
    成語解釋:
    鄙吝:庸俗;萌:發生。庸俗的念頭又發生了。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黃憲傳》:“時月之間,不見黃生,則鄙吝之萌復存乎心。”
    524

    波瀾老成

    成語拼音:
    bō lán lǎo chéng
    成語解釋:
    波瀾:波濤,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練。形容文章氣勢雄壯,語句老練。
    成語出處:
    唐 杜甫《敬贈鄭諫議十韻》詩:“思飄云物外,律中鬼神驚。毫發無遺憾,波瀾獨老成。”
    525

    賓來如歸

    成語拼音:
    bīn lái rú guī
    成語解釋:
    賓客來此如歸其家。形容招待客人熱情周到。
    成語出處:
    宋 范仲淹《戶部侍郎贈兵部尚書蔡公墓志銘》:“娶楚國太夫人張氏而生公,教之親仁,賓來如歸。”
    526

    表里如一

    成語拼音:
    biǎo lǐ rú yī
    成語解釋:
    表:外表;里: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行之以忠者,是事實要著實。”宋 朱熹集注:“以忠,則表里如一。”
    527

    表里受敵

    成語拼音:
    biǎo lǐ shòu dí
    成語解釋:
    內外受到敵人的攻擊。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諸葛誕傳》:“城固而眾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敵,此危道也。”
    528

    壁壘森嚴

    成語拼音:
    bì lěi sēn yán
    成語解釋:
    壁壘:古時軍營周圍的圍墻;泛指防御工事;森嚴:整齊嚴肅。原指防守嚴密。后也比喻界限很分明。也作“森嚴壁壘”。
    成語出處:
    明 于麟《清夜鐘》:“臨淮方出將,壁壘氣森嚴。”
    529

    白龍微服

    成語拼音:
    bái lóng wēi fú
    成語解釋:
    比喻貴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計不到的災禍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530

    步履維艱

    成語拼音:
    bù lǚ wéi jiān
    成語解釋:
    步履:行走;維:文言句首中助詞;無實義;艱:困難。行走十分困難。也作“步履艱難”。
    成語出處:
    清 劉坤一《奏疏》:“臣自上年秋間,時患腰痛,兩腿無力,步履維艱。”
    531

    表里為奸

    成語拼音:
    biǎo lǐ wéi jiān
    成語解釋:
    表里:內外;奸:虛偽狡詐。比喻用勾結、欺詐等不正當手段做壞事。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言事 王虎谷封事》:“王虎谷為祠祭郎中,以太監李廣交結壽寧侯表里為奸,特疏請斬廣以謝宗廟。”
    532

    表里相符

    成語拼音:
    biǎo lǐ xiāng fú
    成語解釋:
    表里:指內外;符:符合。指表里如一
    成語出處:
    明 方孝孺《王待制私謚議》:“惟三代之學,本諸身心,著于行事,發于文辭,表里相符,華質不爽。”
    533

    表里相濟

    成語拼音:
    biǎo lǐ xiāng jì
    成語解釋:
    表里:指內外;濟:救助。指內外互相補充
    成語出處:
    晉 桓溫《辭參朝政疏》:“不有行者,誰捍牧圉,表里相濟,實深實重。”
    534

    伯樂相馬

    成語拼音:
    bó lè xiàng mǎ
    成語解釋:
    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的人,姓孫名陽,善相馬。指個人或集體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
    成語出處:
    《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帶上多年寫下的社會科學論文和空前的決心去接受伯樂相馬的考驗了。”
    535

    白浪掀天

    成語拼音:
    bái làng xiān tiān
    成語解釋:
    掀:翻騰。形容風大浪高。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風雨晚泊》詩:“青苔撲地連春雨,白浪掀天盡日風。
    536

    表里相依

    成語拼音:
    biǎo lǐ xiāng yī
    成語解釋:
    指關系密切,互相依存。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 秦始皇二十六年》:“三晉者,齊楚之藩蔽,齊楚者,三晉之根柢;形勢相資,表里相依。”
    537

    表里相應

    成語拼音:
    biǎo lǐ xiāng yìng
    成語解釋:
    內外互相應合。
    成語出處:
    《漢書 燕刺王劉旦傳》:“非以中外有人,表里相應故邪?”
    538

    表里一致

    成語拼音:
    biǎo lǐ yī zhì
    成語解釋:
    里外一致,指思想與言行完全一致
    成語出處:
    明 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忠信樂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
    539

    波瀾壯闊

    成語拼音:
    bō lán zhuàng kuò
    成語解釋:
    瀾:大波浪;壯闊:又雄壯又寬廣。指水的波濤浩渺廣闊。比喻聲勢雄壯有力;規模宏大。
    成語出處: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三卷:“其年諸短調,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是何神勇。”
    540

    波路壯闊

    成語拼音:
    bō lù zhuàng kuò
    成語解釋:
    波路:波濤。比喻規模宏偉,聲勢浩大。同“波瀾壯闊”。
    成語出處:
    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旅客貧辛,波路壯闊。”
    * 主謂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