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正直的成語 (67個)
-
41
賢良方正
- 成語拼音:
-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 成語解釋:
- 賢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備的好人品。
- 成語出處:
- 《史記·平準書》:“當是之時,招尊方正賢良文學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42
以直報怨
- 成語拼音:
- yǐ zhí bào yuàn
- 成語解釋:
- 以公道對待有怨恨的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43
正視繩行
- 成語拼音:
- zhèng shì shéng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言行正直。
- 成語出處:
- 清·龔自珍《送廣西巡撫梁公序》三:“公有矩德,以蕝其外,正視繩行,無間其里,必能正其人心矣。”
-
44
不吐不茹
- 成語拼音:
- bù tǔ bù rú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軟怕硬。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御。”
-
45
盜怨主人
- 成語拼音:
- dào yuàn zhǔ rén
- 成語解釋:
- 比喻奸惡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盜憎主人”。
- 成語出處:
- 漢 劉向《說苑 敬慎》:“盜怨主人,民害其貴,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
-
46
公正不阿
- 成語拼音:
- gōng zhèng bù ē
- 成語解釋:
- 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九卷:“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可謂賢矣。”
-
47
公正廉明
- 成語拼音:
- gōng zhèng lián míng
- 成語解釋:
- 公平正直,廉潔嚴明。
- 成語出處:
- 清·許奉恩《里乘》第六卷:“公正廉明,愛才如命。”
-
48
芒寒色正
- 成語拼音:
- máng hán sè zhèng
- 成語解釋:
- 指星光清冷色純正。也借以稱頌人的品行高潔正直。
- 成語出處:
- 唐·劉禹錫《柳河東集序》:“粲焉如繁星麗天,而芒寒色正。”宋·張孝祥《代季父上陳樞密書》:“此數公者,聲稱德望,炳然較著,真與芒寒色正者比。”
-
49
千仞無枝
- 成語拼音:
- qiān rèn wú zhī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品正直。
- 成語出處:
- 《水經注·汶水》:“松樅高千仞而無枝,非憂王室之無柱也。”
-
50
一介之士
- 成語拼音:
- yī jiè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①一個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彼越王者一節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
51
除奸革弊
- 成語拼音:
- chú jiān gé bì
- 成語解釋:
- 除掉壞人,改革弊端。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一折:“小官職居清廉,理當正直,除奸革弊也呵。”
-
52
外方內圓
- 成語拼音:
- wài fāng nèi yuán
- 成語解釋:
- 謂外表正直,內心圓滑。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致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員(圓),朋黨奸,罔上害人。”
-
53
外方內員
- 成語拼音:
- wài fāng nèi yuán
- 成語解釋:
- 指外表正直,內心圓滑。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郅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員,朋黨構奸,罔上害人。”
-
54
繃扒吊拷
- 成語拼音:
- bēng bā diào kǎo
- 成語解釋:
- 古代的一種刑罰。強行脫去衣服,捆綁并吊起來拷打。繃:捆綁。扒:脫掉。
- 成語出處:
- 元 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你若經官發落,這繃扒吊拷要樁樁兒捱過。”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并無聰明正直的心腹,盡都是那繃扒吊拷的招狀。”
-
55
唇齒相須
- 成語拼音:
- chún chǐ xiāng xū
- 成語解釋:
- 猶唇齒相依。
- 成語出處:
- 明·蔣一葵《長安客話·四海冶》:“宣鎮東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鎮、黃花鎮界。四海冶正直黃花鎮北,適當山陵后背,乃唇齒相須之地。”
-
56
驚惶失色
- 成語拼音:
- jīng huáng shī sè
- 成語解釋:
- 驚慌之極而面目變色。
- 成語出處:
- 元 孔齊《至正直記 羅太無高節》:“司徒稱名大呼,以手觸扃。從官偕至者,動以百騎,驚惶失色”
-
57
守正不撓
- 成語拼音:
- shǒu zhèng bù náo
- 成語解釋:
- 形容為人、做事堅守正道而不屈從。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劉向傳》:“君子獨處守正,不橈眾枉。”
-
58
危言高論
- 成語拼音:
- wēi yán gāo lùn
- 成語解釋:
- 正直而不同凡響的言論。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息夫躬傳》:“初,躬待詔,數危言高論,自恐遭害,著絕命辭。”
-
59
危言危行
- 成語拼音:
- wēi yán wēi xíng
- 成語解釋:
- 危:正直。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
-
60
言信行果
- 成語拼音:
- yán xìn xíng guǒ
- 成語解釋:
- 見“言必信,行必果。”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發端及其略傳》:“正直謹嚴,言信行果。”
* 為人正直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