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為人處事的成語 (721個)

    501

    大錯特錯

    成語拼音:
    dà cuò tè cuò
    成語解釋:
    完全錯了。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來,真是大錯特錯!”
    502

    多此一舉

    成語拼音:
    duō cǐ yī jǔ
    成語解釋:
    舉:行動、舉動。做出不必要的;多余的舉動。表示這一行動毫無必要。
    成語出處:
    清 侯方域《南省策》:“而況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舉,以身累者乎?”
    503

    當耳旁風

    成語拼音:
    dāng ěr páng fēng
    成語解釋:
    見“當耳邊風”。當做耳邊吹過的風。比喻對所聽的話不放在心上。
    成語出處:
    語出漢 趙曄《吳越春秋 吳王壽夢傳》:“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
    504

    調風變俗

    成語拼音:
    diào fēng biàn sú
    成語解釋:
    猶言移風易俗。
    成語出處:
    《南齊書·崔祖思傳》:“詳察朝士,有柴車蓬館,高以殊等;雕墻華輪,卑其稱謂。馳禽荒色,長違清編,嗜音酣酒,守官不徙,物識義方,且懼且勸,則調風變俗,不俟終日。”
    505

    刀耕火種

    成語拼音:
    dāo gēng huǒ zhòng
    成語解釋: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種子。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也作“火耨刀耕”。
    成語出處:
    宋 陸游《雍熙請機老疏》:“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種,以今別是生涯地。”
    506

    蹈規循矩

    成語拼音:
    dǎo guī xún jǔ
    成語解釋:
    同“蹈矩循規”。
    成語出處:
    明·徐霖《繡襦記·偽儒樂聘》:“空窮讀數行書,蹈規循矩沒是非。”
    507

    當面鑼,對面鼓

    成語拼音:
    dāng miàn luó,duì miàn gǔ
    成語解釋:
    比喻面對面地商量、對證或爭論。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1回:“他聽見俺娘說不拘幾時要對這話,他如何就慌了。要是我,你兩個當面鑼、對面鼓的對不是!”
    508

    東挪西湊

    成語拼音:
    dōng nuó xī còu
    成語解釋:
    指各挪借,湊集款項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過了兩月,又近吉日,卻又欠迎親之費,六老只得東挪西湊,尋了幾件衣飾之類,往典鋪中解了幾十兩銀子,卻也不夠使用。”
    509

    顛撲不破

    成語拼音:
    diān pū bù pò
    成語解釋:
    顛:跌倒;撲:拍打。無論怎樣摔打都不會破。形容理論、學說等完全正確;無可辯駁。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既能體之而樂,則亦不患不能守,須如此而言,方是顛撲不破,絕滲漏,無病敗耳。”
    510

    東飄西蕩

    成語拼音:
    dōng piāo xī dàng
    成語解釋:
    指不固定,沒有著落。也指無定向地漂浮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蘇九淫奔》第一折:“去汴梁買馬,不想東飄西蕩,將本錢盡行折了。”
    511

    達權通變

    成語拼音:
    dá quán tōng biàn
    成語解釋:
    通、達:通曉,懂得;權、變:權宜,變通。做理能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懂得變通,不死守常規。
    成語出處:
    《后漢書 賈逵傳》:“《左氏》義深于君父,《公羊》多任于權變。
    512

    待時而動

    成語拼音:
    dài shí ér dòng
    成語解釋:
    等待時機然后行動。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513

    東山高臥

    成語拼音:
    dōng shān gāo wò
    成語解釋:
    比喻隱居不仕,生活安閑。
    成語出處:
    《晉書·謝安傳》:“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
    514

    擔雪塞井

    成語拼音:
    dān xuě sāi jǐng
    成語解釋: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勞無功。
    成語出處:
    唐 顧況《行路難》詩:“君不見擔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飯豈堪吃。”
    515

    逢場作戲

    成語拼音:
    féng chǎng zuò xì
    成語解釋:
    逢:碰到;遇到。場:戲劇曲藝雜技演出的場地。原指賣藝要遇到適當的地方就開場表演。后用以比喻在一定的場合下隨意應酬;偶而湊湊熱鬧。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南岳讓禪師法嗣 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516

    釜底抽薪

    成語拼音:
    fǔ dǐ chōu xīn
    成語解釋:
    釜:鍋。薪:柴。在鍋底下抽出柴火。比喻從根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
    成語出處:
    漢 董卓《上何進書》:“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
    517

    伏低做小

    成語拼音:
    fú dī zuò xiǎo
    成語解釋:
    形容低聲下氣,巴結奉承。
    成語出處:
    元 尚仲賢《三奪槊》第二折:“他立下功勞,怎肯伏低做小。”
    518

    焚林而田

    成語拼音:
    fén lín ér tián
    成語解釋:
    燒毀樹林以獵取野獸。比喻取之不留馀地,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
    成語出處:
    《韓非子·難一》:“焚林而田,偷取多獸;以詐遇民,偷取一時,后必無復。”
    519

    焚林而畋

    成語拼音:
    fén lín ér tián
    成語解釋:
    同“焚林而田”。
    成語出處:
    宋·秦觀《李訓論》:“焚林而畋,明年無獸;竭澤而魚,明年無魚。”
    520

    飯蔬飲水

    成語拼音:
    fàn shū yǐn shuǐ
    成語解釋:
    《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后因以“飯蔬飲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
    成語出處:
    《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云。’”
    * 為人處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