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中考常考易錯成語 (386個)

    121

    銳不可當

    成語拼音:
    ruì bù kě dāng
    成語解釋:
    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可抵擋。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1卷:“侯元領了千余人直突其陣,銳不可當。”
    122

    隨波逐流

    成語拼音:
    suí bō zhú liú
    成語解釋:
    隨:跟著;逐:追趕;追隨。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是隨著別人走。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123

    鼠目寸光

    成語拼音:
    shǔ mù cùn guāng
    成語解釋:
    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遠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成語出處:
    清 蔣士銓《臨川夢》:“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嚇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時文朋友,拜到轅門,盲稱嚇贊。”
    124

    設身處地

    成語拼音:
    shè shēn chǔ dì
    成語解釋:
    設:假設;處: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那種境地。指替別人的處境著想。
    成語出處:
    宋 朱熹《禮記 庸》注:“體謂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也。”
    125

    隨聲附和

    成語拼音:
    suí shēng fù hè
    成語解釋:
    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么說;就跟著怎么說。隨:跟著;和:音賀。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崇侯虎不過隨聲附和,實非本心。”
    126

    深惡痛疾

    成語拼音:
    shēn wù tòng jí
    成語解釋:
    惡:厭惡;痛:痛恨。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斯可謂之鄉愿矣” 宋 朱熹集注:“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
    127

    煞有介事

    成語拼音:
    shà yǒu jiè shì
    成語解釋:
    真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成語出處:
    宋 陸九淵《語錄下》:“先生曰:‘某何嘗不教人讀書,不知此后煞有甚事。’”
    128

    退避三舍

    成語拼音:
    tuì bì sān shè
    成語解釋:
    后退九十里。比喻為避免沖突;向對方作出回避或讓步。舍:古時行軍;一舍為三十里。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于原,其辟君三舍。”
    129

    天倫之樂

    成語拼音:
    tiān lún zhī lè
    成語解釋:
    家人歡聚一堂;親密友愛的樂趣。天倫:指父子、兄弟、夫妻等親屬關系。
    成語出處:
    唐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130

    危言聳聽

    成語拼音:
    wēi yán sǒng tīng
    成語解釋:
    指故意說些夸大的嚇人的話;使人驚疑震動。聳聽:使人聽了吃驚;危言:使人吃驚的話。
    成語出處:
    宋 呂祖謙《呂東萊文集》:“意者危言駭世,姑一快胸之憤耶!”
    131

    心不在焉

    成語拼音:
    xīn bù zài yān
    成語解釋:
    心思不在這里;指思想不集。焉:古漢語助詞;相當于“于此”。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132

    新陳代謝

    成語拼音:
    xīn chén dài xiè
    成語解釋:
    原指生物體經地、不斷地用新物質代替舊物質的過程。現比喻新生事物代替衰亡的舊事物。陳:陳舊的;代:更換;謝:衰亡。
    成語出處:
    郭沫若《少年時代 黑貓》:“辛亥革命以后,因宦海起了新陳代謝的宏波,于是政法風更成了狂風。”
    133

    心存芥蒂

    成語拼音:
    xīn cún jiè dì
    成語解釋:
    芥蒂:本指細小的梗塞物,后比喻心里的不滿或不快。指心里對人對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緒。
    成語出處:
    漢 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曾不芥蒂。”
    134

    喜出望外

    成語拼音:
    xǐ chū wàng wài
    成語解釋:
    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高興。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與李之儀》:“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原,辱書尤數,喜出望外。”
    135

    心無旁騖

    成語拼音:
    xīn wú páng wù
    成語解釋:
    心思沒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專心致志。旁:另外的;騖:追求。
    成語出處:
    冰心《談信紙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樣,在寫信的時候,喜歡在一張白紙,或者只帶著道道的紙上,不受拘束地,心無旁騖地抒寫下去的。”
    136

    心悅誠服

    成語拼音:
    xīn yuè chéng fú
    成語解釋:
    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誠地服氣或服從。悅:愉快;誠:真心。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137

    一籌莫展

    成語拼音:
    yī chóu mò zhǎn
    成語解釋:
    籌:計策;辦法;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成語出處:
    《宋史 蔡幼學傳》:“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
    138

    因地制宜

    成語拼音:
    yīn dì zhì yí
    成語解釋:
    因:隨順;制:制定;規定;宜:適當;合宜。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宜的措施。
    成語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夫筑城郭,立倉庫,因地制宜,豈有天氣之數以威鄰國者乎?”
    139

    油光可鑒

    成語拼音:
    yóu guāng kě jiàn
    成語解釋:
    形容非光亮潤澤。
    成語出處:
    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
    140

    言簡意賅

    成語拼音:
    yán jiǎn yì gāi
    成語解釋:
    簡:簡潔;簡練;賅:完備。語言簡練;意思完備而透徹。也作“意簡言賅”。
    成語出處: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上卷:“言簡理盡,遂成王言。”
    * 中考常考易錯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