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三的成語 (1980個)

    101

    拉四

    成語拼音:
    diū sān lā sì
    成語解釋:
    見“丟落四”。
    成語出處:
    劉白羽《一個溫暖的雪夜》:“老是這樣死活不顧,老是這樣丟拉四,這毛病什么時候能改改!”
    102

    忘四

    成語拼音:
    diū sān wàng sì
    成語解釋:
    見“丟落四”。
    成語出處:
    《紅樓夢》第七二回:“我如今竟糊涂了!丟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像先了。”
    103

    鼎足

    成語拼音:
    dǐng zú sān fēn
    成語解釋:
    鼎:古代炊具,足兩耳。比喻方分立,互相抗衡。
    成語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愿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104

    二次

    成語拼音:
    èr cì sān fān
    成語解釋:
    蕃:遍數。不止一次,反復的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他二次番的邀我去逛逛。”
    105

    二桃殺

    成語拼音:
    èr táo shā sān shì
    成語解釋:
    將兩個桃子賜給個壯士,壯士因相爭而死。比喻借刀殺人。
    成語出處:
    國 蜀 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讒言,二桃殺士。”
    106

    二意

    成語拼音:
    èr yì sān xīn
    成語解釋:
    形容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堅定
    成語出處:
    元 楊梓《豫讓吞炭》第四折:“你道順德者吉,逆天者兇,我怎肯二意心,背義忘恩,有始無終。”
    107

    反覆無常

    成語拼音:
    fǎn fù wú cháng
    成語解釋:
    指變化不定。
    成語出處:
    國演義》第回:“操曰:‘袁譚小子,反覆無常,吾難準信。’”
    108

    馮諼

    成語拼音:
    féng xuān sān kū
    成語解釋:
    馮諼:馮驩,戰國時孟嘗君的門客;窟:窩。比喻為安全設置多處藏身之地或采取多種避禍之策
    成語出處:
    國·魏·吳質《答東阿王書》:“深蒙薛公折節之禮,而無馮諼窟之效。”
    109

    觀隅反

    成語拼音:
    guān yú fǎn sān
    成語解釋:
    猶言舉一反
    成語出處: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序》:“進無方一知二之機,退無觀隅反之慧。”
    110

    火冒

    成語拼音:
    huǒ mào sān chǐ
    成語解釋:
    見“火冒丈”。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第十五章:“當自成在路上才得到報告時,他不禁火冒尺,恨恨地罵了一聲:‘該死!’”
    111

    順四

    成語拼音:
    héng sān shùn sì
    成語解釋:
    見“橫豎四”。
    成語出處: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辦公室的床上、桌子上、地上,橫順四地睡著人。”
    112

    幾次

    成語拼音:
    jǐ cì sān fān
    成語解釋:
    :一方面表示“多”;另一方面又是最少的多數;還可以作“幾”解;番:遍數。好幾次;或一次又一次。
    成語出處:
    魯迅《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但一位先生卻以為這客店也包辦囚人的飯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幾次番,幾次番地說。”
    113

    鳩奪鵲巢

    成語拼音:
    jiu duo que chao
    成語解釋:
    斑鳩占了喜鵲的窩。比喻強占別人的地方或位置。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國演義》第回:“今袁熙,袁尚兵敗將亡,無處依棲,來此相投,是鳩奪鵲巢之意也。”
    114

    九烈

    成語拼音:
    jiǔ liè sān zhēn
    成語解釋:
    貞:貞操;烈:節烈。封建社會用來贊譽婦女的貞烈。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折:“他元來是九烈貞賢達婦,兀的個老人家尚然道出嫁從夫。”
    115

    錦囊妙計

    成語拼音:
    jǐn náng miào jì
    成語解釋:
    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錦囊:用錦做成的袋子。原指封在錦囊中的神機妙策;現比喻能及時解決危急或疑難問題的好辦法。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國演義》第54回:“汝保主公入吳,當領此個錦囊。囊中有條妙計,依次而行。”
    116

    頰上

    成語拼音:
    jiá shàng sān máo
    成語解釋:
    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巧藝》:“顧長康畫裴叔則,頰上益毛。人問其故?顧曰:‘裴楷俊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看畫者尋之,定覺益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
    117

    狡兔

    成語拼音:
    jiǎo tù sān xué
    成語解釋:
    見“狡兔窟”。
    成語出處:
    《宋史·河渠志》:“乃是狡兔穴,自為潛身之計。”
    118

    屢次

    成語拼音:
    lǚ cì sān fān
    成語解釋:
    屢次:多次;番:許多次;一次又一次。反復多次。形容次數或回數很多。
    成語出處:
    瞿秋白《亂彈 一種云》:“那云為什么這樣屢次番的摧殘光明?”
    119

    兩道

    成語拼音:
    liǎng dào sān kē
    成語解釋:
    道四,花言巧語。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誰聽你兩道科,嚷似蜂窩,甜似蜜缽。”
    120

    連二并

    成語拼音:
    lián èr bìng sān
    成語解釋:
    同“連接二”。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只見兩邊鋪面排山也似價開著,大小客店也是連二并。”
    * 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