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開頭 (1147個)
-
621
坐而待弊
- 成語拼音:
- zuò ér dài bì
- 成語解釋:
- 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采取積極的措施。
- 成語出處:
- 語出三國 蜀 諸葛亮《后出師表》:“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
622
枝干相持
- 成語拼音:
- zhī gàn xiāng xhí
- 成語解釋:
- 比喻相互扶持。同“枝葉相持”。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冏《六代論》:“暨乎戰國,諸姬微矣……至于王赧,降為庶人,猶枝干相持,得居虛位。”
-
623
作奸犯科
- 成語拼音:
- zuò jiān fàn kē
- 成語解釋:
- 作奸:干壞事;科:科條;法律條文。為非作歹;觸犯律條。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
624
眾難群疑
- 成語拼音:
- zhòng nán qún yí
- 成語解釋:
- 眾人心中都有疑難。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后出師表》:“群疑滿腹,眾難塞胸。”
-
625
重氣輕命
- 成語拼音:
- zhòng qì qīng mìng
- 成語解釋:
- 同“重義輕生”。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植《七啟》:“是以雄俊之徒,交黨結倫,重氣輕命,感分遺身。”
-
626
攢三集五
- 成語拼音:
- zǎn sān jí wǔ
- 成語解釋:
- 見“攢三聚五”。
- 成語出處:
- 冰心《寄小讀者》十一:“憶起昨夜那些小孩子,接過禮物,攢三集五,聚精凝神,一層層打開包裹的光景。”
-
627
遮三瞞四
- 成語拼音:
- zhē sān mán sì
- 成語解釋:
- 謂說話、做事多方掩飾,不爽快。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三回:“昨夜怎么他兩個一同出來,你且告訴了我,我自有主意,可不要遮三瞞四的。”
-
628
自投羅網
- 成語拼音:
- zì tóu luó wǎ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自己進入圈套。也比喻自己找死或自己上當。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野田黃雀行》:“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
-
629
逐物不還
- 成語拼音:
- zhú wù bù hái
- 成語解釋:
- 謂沉湎于世俗。語本《莊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駘蕩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
- 成語出處:
- 語出《莊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駘蕩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三國·魏·嵇康《贈兄秀才入軍》詩之十八:“流代難寤,逐物不還。至人遠鑒,歸之自然。”
-
630
助我張目
- 成語拼音:
- zhù wǒ zhāng mù
- 成語解釋:
- 張目:睜大眼睛,比喻張揚氣勢。比喻得到別人的贊助,聲勢更加壯大。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墨翟不好伎,何為過朝歌而回車乎?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車之縣,想足下助我張目也。”
-
631
走著瞧
- 成語拼音:
- zǒu zhe qiáo
- 成語解釋:
- 等著瞧。等過一段時間再下結論,再見分曉
- 成語出處: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三章:“騎驢看書,走著瞧吧!”
-
632
空城計
- 成語拼音:
- kōng chéng jì
- 成語解釋:
- 指在危急處境下,掩飾空虛,騙過對方的策略。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中故事:蜀將馬謖失守街心亭,魏將司馬懿率兵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大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
-
633
湯去三面
- 成語拼音:
- tāng qù sān miàn
- 成語解釋:
- 《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后因以“湯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
- 成語出處:
- 《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
-
634
刀槍劍戟
- 成語拼音:
- dāo qiāng jiàn jǐ
- 成語解釋:
- 戟:古代一種兵器,合戈、矛為一體,既能直刺,又能橫擊。古代用于砍、刺的四種常用兵器。亦用于泛指兵器。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卻教帳中排開七重劊子手,刀槍劍戟,燦若霜雪。”
-
635
吼三喝四
- 成語拼音:
- hǒu sān hè sì
- 成語解釋:
- 大聲吆喝
- 成語出處:
-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四回:“維持會這些人,每天就在一塊肥吃大喝,紙煙不離嘴,見人開口就是‘媽的屄’,整天吼三喝四抖威風。”
-
636
接三換九
- 成語拼音:
- jiē sān huàn jiǔ
- 成語解釋:
- 接三:新娘出嫁后三天回娘家;換九:結婚九天雙方互送禮物。指結婚嫁娶的風俗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6回:“你長大出嫁的時節,我與你打簪環,做鋪蓋,買梳頭匣子,我當自家閨女一般接三換九。”
-
637
剖蚌求珠
- 成語拼音:
- pōu bàng qiú zhū
- 成語解釋:
- 將蚌殼剖開,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賢良良的人材。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蜀書 秦宓傳》:“甫欲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隨、和炳然,有如皎日,復何疑哉!”
-
638
倩人捉刀
- 成語拼音:
- qiàn rén zhuō dāo
- 成語解釋:
- 倩:請;捉刀:代人執筆作文。請人代做文章。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639
肉顫心驚
- 成語拼音:
- ròu chàn xīn j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 成語出處:
- 《三國演義》第九回:“吾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
-
640
五大三粗
- 成語拼音:
- wǔ dà sān cū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高大粗壯,體格魁梧。
- 成語出處:
- 梁斌《播火記》:“猛回頭,身后站著一個五大三粗的人,仔細一看是大貴。”
* 三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