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三開頭的成語 (1147個)

    121

    句不離本行

    成語拼音: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
    成語解釋:
    本行:個人從事的行業。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己從事的行業。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四回:“每到一處,句話不離本行,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來送給人看。”清 頤瑣《黃繡球》第十回:“我是業醫的,你們不要笑我句不離本行。”
    122

    角戀愛

    成語拼音:
    sān jiǎo liàn ài
    成語解釋:
    指一個人和兩個異性同時戀愛的不正常的關系
    成語出處:
    老舍《黑白李》:“角戀愛,不得勁兒。”
    123

    饑兩飽

    成語拼音:
    sān jī liǎng bǎo
    成語解釋:
    猶言饑一頓,飽一頓。形容生活艱難。
    成語出處: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野夫長短句》:“跛子一生別無路,展手教,化饑兩飽。回視云漢,聊以自誑元神。”
    124

    諫之義

    成語拼音:
    sān jiàn zhī yì
    成語解釋:
    《公羊傳 莊公二十四年》:“戎將侵曹,曹羈諫曰:‘戎眾以無義,君請勿自敵也。’曹伯曰:‘不可。’諫不從,遂去之,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義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此之謂也。”后以“諫之義”指事君之正道。
    成語出處:
    《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戎將侵曹,曹羈諫曰:‘戎眾以無義,君請勿自敵也。’曹伯曰:‘不可。’諫不從,遂去之,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義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此之謂也。”
    125

    年不窺園

    成語拼音:
    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
    成語解釋:
    窺:偷看。眼睛看不見園中的景色。形容學習、研究專心致志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書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126

    拳兩腳

    成語拼音:
    sān quán liǎng jiǎo
    成語解釋:
    形容不多幾下拳打腳踢。
    成語出處:
    《金瓶梅詞話》第一回:“拳兩腳,和大蟲敵斗,把大蟲登時打死了。”
    127

    思而行

    成語拼音:
    sān sī ér xíng
    成語解釋:
    :再;表示多次;思:考慮;行:行動。經過反復考慮;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季文子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128

    窩兩塊

    成語拼音:
    sān wō liǎng kuài
    成語解釋:
    ①謂有多房妻妾。②指眾多的子女。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6回:“常言道說得好,窩兩塊,大婦小妻,一個碗內兩張匙,不是湯著就抹著,如何沒些氣兒。”
    129

    月不知肉味

    成語拼音: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成語解釋:
    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
    成語出處: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月不知肉味。”
    130

    腳貓

    成語拼音:
    sān jiǎo māo
    成語解釋:
    指稀奇的事情。比喻虛有其名而無真本事的人
    成語出處:
    元·張鳴善《水仙子·譏時》:“五眼雞岐山鳴鳳,兩蛇南陽臥龍,腳貓渭水飛熊。”
    131

    成語拼音:
    sān yáng kāi tài
    成語解釋:
    《周易》稱爻連的為陽卦,斷的為陰爻,正月為泰卦,陽生于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稱頌歲首或寓意吉祥。
    成語出處:
    《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宋史·樂志》:“陽交泰,日新惟良。”
    132

    只手

    成語拼音:
    sān zhī shǒu
    成語解釋:
    扒手,小偷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廟會期間上布施的人不斷,得有個人來監視‘只手’。”
    133

    旨相公

    成語拼音:
    sān zhǐ xiàng gōng
    成語解釋:
    用來諷刺庸祿低能的大官。
    成語出處:
    《宋史·王圭傳》:“以其上殿進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訖,云領圣旨;退諭稟事者,曰已得圣旨也。”
    134

    日新婦

    成語拼音:
    sān rì xīn fù
    成語解釋:
    舊時過門日之新婦,舉止不得自專。因以喻行動備受拘束者。
    成語出處:
    《梁書·曹景宗傳》:“今來揚州作貴人,動轉不得,路行車幔,小人輒言不可。閉置車中,如日新婦。遭此邑邑,使人無氣。”
    135

    對案

    成語拼音:
    sān tóu duì àn
    成語解釋:
    指有關雙方在證人或中間人在場時一起對質,講清楚事情真相。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117回:“今天人們都在此處,咱們對案的說一說。”
    136

    不知

    成語拼音:
    sān bù zhī
    成語解釋:
    指對、中間到結尾一無所知。也指什么都不知道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八回:“清晨起來,恐怕蘇友白見親事不成,不知去了,便忙忙梳洗了,親到寺中來請他。”
    137

    腳兩步

    成語拼音:
    sān jiǎo liǎng bù
    成語解釋:
    ①形容走得快。②謂走不多遠。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回:“太太腳兩步,走進房間。表老爺周大權,押著行李也就來了。還有跟來的丫,忙著替太太找梳家伙,又找盆打洗臉水。”
    138

    兩緒

    成語拼音:
    sān tóu liǎng xù
    成語解釋:
    形容事務繁雜,不易弄清緒。
    成語出處:
    宋 朱熹《答張敬夫書》:“則不免將一個心把捉另一個心,外面未有一事時,里面已是兩緒。”
    139

    并四

    成語拼音:
    lián sān bìng sì
    成語解釋:
    同“連接二”。
    成語出處:
    老舍《趙子曰》第十九:“趙子曰一聲不發,只連并四的磕瓜子。”又《二馬》第四段:“李子榮拉住馬威的手不放,連并四的說:‘謝謝你!’”
    140

    勇貫

    成語拼音:
    yǒng guàn sān jūn
    成語解釋:
    貫:通“冠”,第一;軍:軍隊的總稱。指勇敢或勇猛是全軍第一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回:“吾想黑身有異術,勇貫軍,吾非敵手。”
    * 三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