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三國成語 (764個)

    141

    疊矩重規

    成語拼音:
    dié jǔ chóng guī
    成語解釋:
    規與規相重,矩矩與相迭,度數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復。
    成語出處:
    志 蜀書 郤正傳》:“君臣協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動若重規,靜若迭矩。”
    142

    當今無輩

    成語拼音:
    dāng jīn wú bèi
    成語解釋:
    目前沒人能比得上。輩,比。
    成語出處:
    志 吳志 張溫傳》:“[孫權]問公卿曰:‘溫當今與誰為比?’大農劉基曰:‘可與全琮為輩。’太常顧雍曰:‘基未詳其為人也。溫當今無輩。’”
    143

    大計小用

    成語拼音:
    dà jì xiǎo yòng
    成語解釋:
    用于大事的計策,結果只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計策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九十七回:“孔明連夜驅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軍兵,重賞姜維。維曰:‘某恨不得殺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計小用矣。’”
    144

    斗量車載

    成語拼音:
    dǒu liáng chē zài
    成語解釋:
    載:裝載。用車載,用斗量。形容數量很多,不足為奇。
    成語出處:
    志 吳志 孫權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145

    刀槍劍戟

    成語拼音:
    dāo qiāng jiàn jǐ
    成語解釋:
    戟:古代一種兵器,合戈、矛為一體,既能直刺,又能橫擊。古代用于砍、刺的四種常用兵器。亦用于泛指兵器。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八十七回:“卻教帳中排開七重劊子手,刀槍劍戟,燦若霜雪。”
    146

    得失相半

    成語拼音:
    dé shī xiāng bàn
    成語解釋:
    指利與弊同時存在,不相上下,基本相等。
    成語出處:
    晉·陳壽《志·吳書·全琮傳》:“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豈得謂全哉?”
    147

    斷頭將軍

    成語拼音:
    duàn tóu jiāng jūn
    成語解釋:
    比喻堅決抵抗,寧死不屈的將領。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志 蜀志 張飛傳》:“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
    148

    度外之人

    成語拼音:
    dù wài zhī rén
    成語解釋:
    度外:心在計度之外。指與某人或某集團沒有關系或關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成語出處:
    志·魏志·楊阜傳》:“曹公有雄才遠略,決機無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盡其力,必能濟大事者也。”
    149

    篤學好古

    成語拼音:
    dǔ xué hào gǔ
    成語解釋:
    篤學:專心好學。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
    成語出處:
    志·吳志·孫瑜傳》:“濟陰人馬普篤學好古,瑜厚禮之。”
    150

    倒屣相迎

    成語拼音:
    dào xǐ xiāng yíng
    成語解釋:
    屣:鞋。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爭于迎客,將鞋穿倒。形容熱情歡迎賓客。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志 魏志 王粲傳》:“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
    151

    等閑之輩

    成語拼音:
    děng xián zhī bèi
    成語解釋:
    無足輕重的尋常人。等閑:尋常;一般。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魏有鄧艾,足智多謀,非等閑之輩。”
    152

    旦夕之危

    成語拼音:
    dàn xī zhī wěi
    成語解釋:
    旦夕:比喻短時間內。危:危險。形容危險逼近。
    成語出處:
    志·蜀志·孟光傳》:“旦夕之危,倒懸之急。”
    153

    抵足而眠

    成語拼音:
    dǐ zú ér mián
    成語解釋:
    腳與腳相觸地同睡在一張床上。形容雙方情誼深厚。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45回:“瑜曰:‘久不與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154

    恩榮并濟

    成語拼音:
    ēn róng bìng jì
    成語解釋:
    恩榮:恩惠榮寵。濟:調濟。恩惠與榮耀兩種手段一起施行。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并濟,上下有節,為治之道,于斯著矣。”
    155

    恩怨分明

    成語拼音:
    ēn yuàn fēn míng
    成語解釋:
    恩:恩惠;怨:仇恨。對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
    156

    鋒不可當

    成語拼音:
    fēng bù kě dāng
    成語解釋:
    鋒:鋒芒,指刀劍的刃和尖;當:阻擋、承受。鋒芒純利,沒有東西可以承受。形容氣勢極盛,不可阻擋。
    成語出處:
    志·魏志·武帝紀》:“當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間,鋒不可當。”
    157

    反敗為勝

    成語拼音:
    fǎn bài wéi shèng
    成語解釋:
    扭轉敗局,變為勝利。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16回:“將軍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堅壘,任謗任勞,使反敗為勝,雖古之名將,何以加茲!”
    158

    法不徇情

    成語拼音:
    fǎ bù xùn qíng
    成語解釋:
    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執法公正,不講私人感情。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七十二回:“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法不徇情,爾直深戒。”
    159

    非池中物

    成語拼音:
    fēi chí zhōng wù
    成語解釋:
    不是長期蟄居池塘中的小動物。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終究要做大事。
    成語出處:
    志·吳書·周瑜傳》:“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
    160

    豐功懿德

    成語拼音:
    fēng gōng yì dé
    成語解釋:
    同“豐功茂德”。
    成語出處:
    志·魏志·公孫度傳》“誘呼鮮卑,侵擾北方”裴松之注引晉·王沈《魏書》:“自先帝初興,愛暨陛下,榮淵累葉,豐功懿德,策名褒揚,辯著廊廟,勝衣舉履,誦詠明文,以為口實。”
    * 三國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