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的成語 (1582個)
-
121
經一失,長一智
- 成語拼音:
- jīng yī shī,zhǎng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經:經歷;智:智慧,聰明。親身經歷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長關于這方面的知識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卷:“吾輩切記,不可輕易說人笑人,正所謂經一失,長一智耳。”
-
122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 成語拼音:
- jūn zǐ yī yán,kuài mǎ yī bi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言為定,決不翻誨。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袁州南源道明禪師》:“快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頭來,無事各自珍重。”
-
123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成語拼音:
- mó gāo yī chǐ,dào gāo yī zhàng
- 成語解釋:
- 魔:惡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
- 成語出處:
- 楊成武《層層火陣燒野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粉碎日寇‘駐屯清剿’的斗爭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創造——地道戰,大顯神威。”
-
124
名重一時
- 成語拼音:
- míng zhòng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成語出處: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名重一時,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
-
125
年復一年
- 成語拼音:
- nián fù yī nián
- 成語解釋:
- 一年又一年。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每逢閑暇,無非敲枰相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不知人間歲月幾何。”
-
126
千形一貌,百喙一聲
- 成語拼音:
- qiān xíng yī mào,bǎi huì yī shēng
- 成語解釋:
- 喙:鳥嘴。形容眾口一辭或文章模式劃一
- 成語出處:
- 黃人《序》:“引繩墨,立橅型,如村塾之訓蒙,如瑣院之課士,俾千形一貌,百喙一聲。”
-
127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 成語拼音:
- rén shēng yī shì,cǎo shēng yī qiū
- 成語解釋:
- 人活一生,草只有一個秋天。形容生命短暫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們只管打魚營生,學得他們過一日也好!”
-
128
天下烏鴉一般黑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wū yā yī bān hēi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管哪個地方的剝削者壓迫者都是一樣的壞。
- 成語出處:
-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天下烏鴉一般黑,這兒黑暗、齷齪,別處還不是一樣。”
-
129
萬不失一
- 成語拼音:
- wàn bù shī yī
- 成語解釋:
- 失:失誤,差錯。一萬次中也不會失誤一次。形容非常有把握。亦作“萬不一失”、“萬無一失”、“萬無失一”。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解老》:“治鄉治邦蒞天下者,各以此科適觀息耗則萬不失一。”《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對曰:‘貴賤在于骨法,憂喜在于容色,成敗在于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
-
130
無一不知
- 成語拼音:
- wú yī bù zhī
- 成語解釋:
- 沒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知識豐富。
- 成語出處:
- 宋 張君房《云笈七簽》第49卷引《五符經》:“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能知也。一者,至貴無偶之號也。”
-
131
心口如一
- 成語拼音:
- xīn kǒu rú yī
- 成語解釋:
- 心里想的和嘴里說的一樣。形容誠實直爽。
- 成語出處:
- 宋 汪應辰《題續池陽集》:“由是觀世之議論,謬于是非邪正之實者,未必心以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豈復有紛紛之患哉!”
-
132
一筆勾消
- 成語拼音:
- yī bǐ gōu xiāo
- 成語解釋:
- 亦作“一筆勾銷”。全部取消之意。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我們不少的是銀子,匡得將來買上買下。再央一個鄉官在太守處說了人情,婚約一紙,只須一筆勾消。”
-
133
一秉虔誠
- 成語拼音:
- yī bǐng qián chéng
- 成語解釋:
- 謂誠心誠意。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零一回:“那鳳姐兒也無心瞻仰圣像,一秉虔誠,磕了頭,舉起簽筒默默的將那見鬼之事并身體不安等故祝告了一回。”
-
134
一不作,二不休
- 成語拼音:
- yī bù zuò,èr bù xiū
- 成語解釋:
- 要么不做,做了就索興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開頭,就索興做到底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六回:“索性讓我一不作,二不休,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殺個爽快。”
-
135
一唱百和
- 成語拼音:
- yī chàng bǎi hé
- 成語解釋:
- 形容附和的人極多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35回:“那也是承了乾、嘉極盛之后,不得不另辟蹊徑,一唱百和,自然地成了一時風氣了。”
-
136
一槌定音
- 成語拼音:
- yī chuí dìng yīn
- 成語解釋:
- 見“一錘定音”。
- 成語出處:
- 朱可 若丁《深深的綠巷》:“一張張笑臉,圓的、長的、苦的、甜的,都來請示,都來要求指點迷津。真神,一槌定音,無處不響。”
-
137
一蹴而得
- 成語拼音:
- yī cù ér dé
- 成語解釋:
- 見“一蹴而就”。
- 成語出處:
- 茅盾《路》十二:“現在,他們認為勝利不能一蹴而得,必須用持久戰。”
-
138
一蹴可幾
- 成語拼音:
- yī cù kě jǐ
- 成語解釋:
- 同“一蹴而就”。幾,近,及。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二節:“天下事非一蹴可幾者。”
-
139
一差兩訛
- 成語拼音:
- yī chà liǎng é
- 成語解釋:
- 同“一差二錯”。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卷:“如若不聽我言語,逼迫女兒一差兩訛,與你干休不得!”
-
140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成語拼音:
-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yī zhàng bō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
* 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