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一的成語 (1582個)

    781

    生九死

    成語拼音:
    yī shēng jiǔ sǐ
    成語解釋:
    謂經歷多次生命危險而幸存。
    成語出處:
    明·劉道開《疇昔》詩:“疇昔干戈里,飄零剩此身;生九死客,兩代六朝人。”
    782

    身兩頭

    成語拼音:
    yī shēn liǎng tóu
    成語解釋:
    個人同時有兩個主張。比喻無所適從。
    成語出處:
    漢 焦延壽《易林》卷八:“身兩頭,近適二家,亂不可治。”
    783

    時權宜

    成語拼音:
    yī shí quán yí
    成語解釋:
    權宜:因時因事變通處理。暫時變通處理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8回:“不穿孝這樁事自己也知是時權宜,其實去報仇,所以才不穿孝。”
    784

    時無兩

    成語拼音:
    yī shí wú liǎng
    成語解釋:
    無兩:沒有第二個。即沒有可以相比的
    成語出處: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53回:“況且良娣姿色,也是時無兩,更兼與肅宗患難相依,事事能先意承旨,無怪肅宗格外鐘情。”
    785

    搖身

    成語拼音:
    yáo shēn yī biàn
    成語解釋:
    搖晃下身子;就改變了身份。形容變化得快。舊小說中指有神通的人用法術使自己變成別的形體。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回:“悟空捻著訣,念動咒語,搖身變,就變做科(棵)松樹。”
    786

    成語拼音:
    yī sǐ yī shēng
    成語解釋:
    指有關生死的關鍵時刻。
    成語出處:
    《史記·汲鄭列傳》:“太史公曰: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復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生,乃知交情。’”
    787

    ,二是二

    成語拼音:
    yī shì yī,èr shì èr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老老實實,毫不含糊
    成語出處:
    清·俞萬春《蕩寇志》第80回:“遂把那楊騰蛟怎樣寫親供,劉二怎樣勒掯,小人等不依他,又恐怕被他連累,,二是二的都說了。”
    788

    時之冠

    成語拼音:
    yī shí zhī guàn
    成語解釋:
    冠:首位。個時期居首位的人物
    成語出處:
    《晉書·王獻之傳》:“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時之冠。”
    789

    歲載赦

    成語拼音:
    yī suì zǎi shè
    成語解釋:
    亦作“歲再赦”。年之中再次赦罪。謂赦免過濫。
    成語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諺曰:‘歲載赦,奴兒噫嗟。’”
    790

    手遮天

    成語拼音:
    yī shǒu zhē tiān
    成語解釋:
    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權勢;玩弄手段;蒙蔽群眾。
    成語出處:
    唐 曹鄴《讀李斯傳》詩:“難將人手,掩得天下目。”
    791

    時之選

    成語拼音:
    yī shí zhī xuǎn
    成語解釋:
    指某時期的優秀人才。
    成語出處:
    《新唐書·韋抗傳》:“它所辟舉,如王維、王縉、崔殷等,皆時選云。”宋·曾鞏《〈范寬之奏議集〉序》:“其所引拔以言為職者,如公,皆時之選。”
    792

    通百通

    成語拼音:
    yī tōng bǎi tōng
    成語解釋:
    個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會弄通。通:通曉;懂得。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這猴王也是他竅通時百竅通,當時習了口訣,自習自練,將七十二般變化,都學成了。”
    793

    塌刮子

    成語拼音:
    yī tā guā zi
    成語解釋:
    總共加在起。
    成語出處:
    毛澤東《評國民黨對戰爭責任問題的幾種咎案》:“他不是如同蔣介石那樣,將戰爭責任塌刮子推到共產黨身上。”
    794

    塌括仔

    成語拼音:
    yī tā kuò zǐ
    成語解釋:
    總共加在
    成語出處: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56回:“我就立刻喊齊仔子,塌括仔,去捉得來阿好。”
    795

    條龍

    成語拼音:
    yī tiáo lóng
    成語解釋: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排成條連續不斷的線。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
    成語出處:
    張平《抉擇》:“據說現在時興的已經是條龍服務:跳舞、吃飯、桑拿、唱歌、打牌,從下午開始,可以直玩到凌晨。”
    796

    優曇

    成語拼音:
    yōu tán yī xiàn
    成語解釋:
    優曇缽花如蓮花十二瓣,開即斂。比喻事物或景象稍現即逝,難得見到。語出《法華經·方便品》:“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花時現耳。”
    成語出處:
    語出《法華經·方便品》:“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花時現耳。”
    797

    團糟

    成語拼音:
    yī tuán zāo
    成語解釋:
    非常混亂、不整齊、骯臟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似乎沒有什么好處可說,團糟。”
    798

    體知照

    成語拼音:
    yī tǐ zhī zhào
    成語解釋:
    體:律。律知曉
    成語出處:
    799

    臥不起

    成語拼音:
    yī wò bù qǐ
    成語解釋:
    病不愈。
    成語出處: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自從倩女孩兒在折柳亭與王秀才送路,辭別回家,得其疾病,臥不起。”
    800

    文不值

    成語拼音:
    yī wén bù zhí
    成語解釋:
    指毫無價值。
    成語出處:
    明 畢魏《三報恩 罵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文不值。”
    * 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