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一的成語 (1582個)

    621

    惟精惟

    成語拼音:
    wéi jīng wéi yī
    成語解釋:
    精純專
    成語出處:
    《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允執厥中。”
    622

    萬口

    成語拼音:
    wàn kǒu yī cí
    成語解釋: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致。
    成語出處:
    唐 孫樵《武皇遺劍錄》:“群疑膠牢,萬口辭。”
    623

    萬口

    成語拼音:
    wàn kǒu yī tán
    成語解釋: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致。
    成語出處:
    《宋史·胡銓傳》:“今內而百官,外而軍民,萬口談,皆欲食倫之肉。”
    624

    五日風,十日

    成語拼音:
    wǔ rì yī fēng,shí rì yī yǔ
    成語解釋:
    五天刮次風,十天下場雨。形容風調雨順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風,十日雨。”
    625

    萬無失

    成語拼音:
    wàn wú shī yī
    成語解釋:
    萬:很多;失:差錯。指非常有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第17卷:“子誠能如是,心無異緣,六根自靜,默然而究,萬無失也。”
    626

    文武之道,

    成語拼音:
    wén wǔ zhī dào,yī zhāng yī chí
    成語解釋: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成語出處:
    《禮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弛,文武之道也。”
    627

    無二

    成語拼音:
    wéi yī wú èr
    成語解釋:
    只有這個,沒有第二個。形容唯的,沒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
    成語出處:
    清·張春帆《九尾龜》第四十九回:“這件事兒,說也話長,真是江蘇省內唯無二的新聞。”
    628

    知二

    成語拼音:
    wén yī zhī èr
    成語解釋:
    聽到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以知十,賜也聞以知二。”
    629

    知十

    成語拼音:
    wén yī zhī shí
    成語解釋:
    聽到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以知十,賜也聞以知二。”
    630

    洗劫

    成語拼音:
    xǐ jié yī kōng
    成語解釋:
    洗劫、搶光
    成語出處: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五章:“他要把奇珍齋的全部存貨、存料都洗劫空,再賺回來的錢可就不是千八百多塊大洋了!”
    631

    心口不

    成語拼音:
    xīn kǒu bù yī
    成語解釋:
    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不樣。形容人的虛偽、詭詐。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2回:“我是這們個直性子,希罕就說希罕,不是這們心口不的。”
    632

    班半點

    成語拼音:
    yī bān bàn diǎn
    成語解釋:
    猶言點半點,常暗指男女關系。班,通“斑”。
    成語出處:
    宋·黃庭堅《望遠行》詞:“且與班半點,只怕你沒丁香核。”宋·無名氏《錯立身》戲文第二出:“近日來與小生有班半點之事,爭奈撇不下此婦人。”
    633

    斑半點

    成語拼音:
    yī bān bàn diǎn
    成語解釋:
    比喻極小部分。
    成語出處:
    宋·胡宏《胡子知言·復義》:“天命之謂性,流行發見于日用之間,患在學道者未見全體,窺見斑半點,而執認己意,以為至誠之道。”《朱子語類》卷六七:“今人只是知得斑半點,見得這些,所以不到極處也。”
    634

    病不起

    成語拼音:
    yī bìng bù qǐ
    成語解釋:
    得病后病情天天惡化,終至死亡。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那詹典在途中本就受了些風霜,到家又傳了時癥,病不起,嗚呼哀哉死了。”
    635

    波才動萬波隨

    成語拼音:
    yī bō cái dòng wàn bō suí
    成語解釋:
    波方動,萬波隨之而起。比喻事情開端后的不斷發展變化。
    成語出處:
    宋 惠洪《冷齋夜話 船子和尚偶》:“千尺絲綸直下垂,波才動萬波隨。”
    636

    秉大公

    成語拼音:
    yī bǐng dà gōng
    成語解釋:
    謂言論行事全秉公心。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工部郎中劉公伯燮言用人毀譽》:“仆近來用人處事,秉大公。”
    637

    筆勾斷

    成語拼音:
    yī bǐ gōu duàn
    成語解釋:
    同“筆勾消”。
    成語出處:
    宋·陳亮《與吳益恭書》:“此事今已筆勾斷云云。”
    638

    般見識

    成語拼音:
    yī bān jiàn shí
    成語解釋:
    平常的見識。表示不要跟知識低、修養差的人爭論,說“不要跟他般見識。”
    成語出處:
    元 武漢臣《老生兒》第三折:“十三把鑰匙都在我手里,我也不和你般見識。”
    639

    不扭眾

    成語拼音:
    yī bù niǔ zhòng
    成語解釋:
    個人難違反眾人的意見。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細想了想,這事不但無法,而且有理;料是‘不扭眾’,只得點頭依允。”
    640

    養兵千日,用兵

    成語拼音: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bīng yī shí
    成語解釋:
    平時供養、訓練軍隊,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指平時積畜力量,在必要時下用出來。
    成語出處:
    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折:“我養軍千日,用軍時,空有滿朝文武,那個與我退的番兵。”
    * 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