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一開頭的成語 (1059個)

    901

    會心

    成語拼音:
    huì xīn yī xiào
    成語解釋:
    會心:領悟,領會。領會對方的意思而微笑
    成語出處:
    魯迅《通訊》:“使同類者知道也還有誰在襲擊古老堅固的堡壘,較之看見浩大而灰色的軍容,或者反可以會心笑。”
    902

    毀于

    成語拼音:
    huǐ yú yī dàn
    成語解釋:
    旦:天。指得來不易的東西;下子就毀掉了。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下子被毀滅掉。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百年累之,朝毀之。”
    903

    禁鼎

    成語拼音:
    jìn dǐng yī luán
    成語解釋:
    御用鼎器中的塊肉。比喻珍美之物。
    成語出處:
    明沈鯉《序》:“嗟乎,斯亦禁鼎臠,嘗者可以知其味已。”
    904

    鷦鷯

    成語拼音:
    jiāo liáo yī zhī
    成語解釋:
    鷦鷯做窩,只占用根樹枝。比喻個安身之處或個工作位置。
    成語出處:
    《莊子·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905

    識百

    成語拼音:
    jiāo yī shí bǎi
    成語解釋:
    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成語出處:
    漢·劉向《列女傳·母儀》:“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而識百。”
    906

    周三

    成語拼音:
    jìng yī zhōu sān
    成語解釋:
    徑:圓的半徑;周:圓的周長。即圓的半徑與圓的周長比為1:3,比喻兩者相差很遠
    成語出處:
    《周髀算經》上卷:“勾股圓方圖。”漢 趙爽注:“圓徑而周三。”
    907

    而不可再

    成語拼音:
    kě yī ér bù kě zài
    成語解釋:
    再:兩次或第二次。指只可以做次而不可以做第二次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菎山縣倭寇始末書》:“勸借可暫而不可常,可而不可再。”
    908

    兩虎相斗,必有

    成語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
    成語解釋:
    斗:爭斗。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必然有方要遭嚴重損害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二》:“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今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
    909

    羅掘

    成語拼音:
    luó jué yī kōng
    成語解釋:
    羅:用網捕鳥;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用盡切辦法,搜括財物殫盡。
    成語出處: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30回:“是時寧城已羅掘空,急切不得巨款,沒奈何任他所為。”
    910

    戮力

    成語拼音:
    lù lì yī xīn
    成語解釋:
    戮力:并力,合力。指齊心協力
    成語出處:
    清 薛福成《籌洋芻議 邊防》:“中國籌邊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心,精求自強之術而勉行之。”
    911

    良莠不

    成語拼音:
    liáng yǒu bù yī
    成語解釋:
    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起。難以區分。同“良莠不齊”。
    成語出處:
    《清史稿 覺羅滿保傳》:“閩、浙兩省棚民,以種麻靛、造紙、燒灰為業,良莠不。”
    912

    成語拼音:
    liú yī shǒu
    成語解釋:
    保留些本領技能不拿出來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114章:“沒有理他的茬兒,也裝作沒看見他,就是為的留手。”
    913

    略知

    成語拼音:
    lüè zhī yī èr
    成語解釋:
    指稍微知道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5回:“我同駱府雖非本家,向有親誼,他家之事,也略知二。”
    914

    妙絕

    成語拼音:
    miào jué yī shí
    成語解釋:
    妙:美妙。指佳妙不是同時人所能及的
    成語出處:
    宋·周禈《清波雜志》第12卷:“筆墨簡遠,妙絕時。”
    915

    眉毛胡子把抓

    成語拼音:
    méi máo hú zi yī bǎ zhuā
    成語解釋:
    俗語。比喻做事不分輕重緩急。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七章:“你們真個胡子眉毛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916

    面目

    成語拼音:
    miàn mù yī xīn
    成語解釋:
    下子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內山完造作序》:“似乎大抵受著英國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氣質》的影響,但到近來,卻也有了面目新的結論了。”
    917

    斠然

    成語拼音:
    mí rán yī gài
    成語解釋:
    持平致。
    成語出處:
    918

    難乎其難

    成語拼音:
    nán hū qí nán
    成語解釋:
    非常困難。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5回:“但說到辦法,就是難乎其難。”
    919

    把汗

    成語拼音:
    niē yī bǎ hàn
    成語解釋:
    因擔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緊張的心情。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4回:“范訇等在關上,看見督戎追斐豹,慌捏把汗。”
    920

    為之

    成語拼音:
    ǒu yī wéi zhī
    成語解釋:
    偶:偶爾;偶然;為:做;干;之:代詞;代某件事。偶爾做回。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縱囚論》:“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可偶為之爾。”
    * 一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