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一開頭的成語 (1059個)

    281

    谷不登

    成語拼音:
    yī gǔ bù dēng
    成語解釋:
    見“谷不升”。
    成語出處:
    《管子·揆度》:“谷不登,減谷,谷之法什倍。”
    282

    棍打

    成語拼音:
    yī gùn dǎ yī chuán
    成語解釋:
    指不分好壞,全盤否定
    成語出處: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哥哥的話雖是不錯,但俗語說的,樹大有枯枝,國之大,自然是有好的有壞的,何必棍打船呢?”
    283

    個蘿卜個坑

    成語拼音:
    yī gè luó bo yī gè k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個人有個位置,沒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實。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他是愿意個蘿卜個坑的人。”
    284

    顧傾人

    成語拼音:
    yī gù qīng rén
    成語解釋:
    顧:回看。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顧盼之間,全城人都為之傾倒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外戚傳·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85

    成語拼音:
    yī gān yī fāng
    成語解釋:
    明代官場黑話,行賄萬的隱語
    成語出處:
    明·陳洪謨《繼世紀聞》第二卷:“逆瑾用事,賄賂公行,凡有干謁者云饋干,即千之謂,云方,即萬之謂。”
    286

    鍋粥

    成語拼音:
    yī guō zhōu
    成語解釋:
    形容團糟
    成語出處:
    柯崗《逐鹿中原》第七章:“進城就搞成了鍋粥,四處亂鉆。”
    287

    毫不茍

    成語拼音:
    yī háo bù gǒu
    成語解釋:
    絲不茍。
    成語出處:
    清·冒襄《影梅庵憶語》:“斷斷是再來人,毫不茍,絲不掛,誠然而來,誠然而往。”
    288

    毫不染

    成語拼音:
    yī háo bù rǎn
    成語解釋:
    塵不染。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贈郡伯古愚邵公報政序》:“即其可名狀者言之,則本之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289

    揮而就

    成語拼音:
    yī huī ér jiù
    成語解釋:
    就:成。筆揮就寫(畫)成了。
    成語出處:
    宋 朱弁《曲洧舊聞》第七卷:“東坡揮而就,不日傳部下,紙為之貴。”
    290

    呵而就

    成語拼音:
    yī hē ér jiù
    成語解釋:
    口氣完成。
    成語出處: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十四:“感興不來,也不能勉強去醞釀。當它來的時候,醞釀成熟,故能提起銳筆,呵而就。”
    291

    哄而起

    成語拼音:
    yī hòng ér qǐ
    成語解釋:
    喧鬧;起哄。經過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哄而起。”
    292

    哄而上

    成語拼音:
    yī hǒng ér shàng
    成語解釋:
    同“哄而起”。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83.10.31:“在發展新‘三大件’和其他有前途的輕工行業時,決不能再像發展老‘三大件’那樣,見有利可圖,便哄而上。”
    293

    轟而散

    成語拼音:
    yī hōng ér sàn
    成語解釋:
    形容聚在起的人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8回:“大家才嘻嘻哈哈轟而散,跑出去了。”
    294

    介不茍

    成語拼音:
    yī jiè bù gǒu
    成語解釋:
    見“介不取”。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我平生于銀錢道,介不茍。”
    295

    蹶不興

    成語拼音:
    yī juě bù xīng
    成語解釋:
    見“蹶不振”。
    成語出處:
    孫中山《興中會章程》:“乃以庸奴誤國,涂毒蒼生,蹶不興,如斯之極。”
    296

    蹶不振

    成語拼音:
    yī jué bù zhèn
    成語解釋:
    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來。比喻遭到失敗;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來。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說苑 說叢》:“噎之故,絕谷不食,蹶之故,卻足不行。”
    297

    階半職

    成語拼音:
    yī jiē bàn zhí
    成語解釋:
    同“階半級”。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三折:“便博得介半職,何足算,不堪題。”
    298

    見了然

    成語拼音:
    yī jiàn le rán
    成語解釋:
    目了然。
    成語出處:
    元·陳櫟《勤有堂隨錄》:“程泰之《禹貢圖》,不愜人意,不能使人見了然。”
    299

    見傾心

    成語拼音:
    yī jiàn qīng xīn
    成語解釋:
    傾心:心向往。初次相見便完全被對方吸引住了。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晉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與將軍風殊類別,見傾心,親如宗戚。”
    300

    介之才

    成語拼音:
    yī jiè zhī cái
    成語解釋:
    微小的才能。
    成語出處:
    《后漢書·杜詩傳》:“臣詩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介之才,遭陛下創制大業,賢俊在外,空乏之間,超受大恩。”《文選·陸倕〈石闕銘序〉》:“興建庠序,啟設郊丘,介之才必記,天文之典咸秩。”呂向注:“介,謂小才也。”
    * 一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